第(3/3)页 林祭酒听罢朗声大笑。 拍手道,“锦宁县主当真好计谋,竟是算得滴水不漏。” “这样也好,就依锦宁县主所言。” 林祭酒痛快的应下。 又看向宋青苑道,“既然咱们说完了国学馆的建盖,那也该来说说,书籍的问题。” 国学馆若想建成,一离不开场地,二便是离不开书籍。 若无书,空有一座场地,又有何用。 同样,若又书,没有看的地方也同样无用。 “不知锦宁县主可否知晓,我国子监去年统计,藏书数量已多达八万多册。” “要把这八万多册全部抄录,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若是抄两百个八万册,锦宁县主这……不切实际。” 林祭酒摇了摇头。 “如此巨大的书籍数量,别说一年,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都不可能完成。” “如此,就只有进行雕版印刷,可这样一来,造价就……” 林祭酒微微皱眉,给宋青苑算了一笔账。 “不说用好的雕刻材料,只是最普通的,一本书籍刻下来,至少得五十两。” “八万本就是四百万两,这其中还不包括纸与墨,总共算下来的话……” 林祭酒苦笑。 “锦宁县主,你这十万两银子,怕是只能付个零头。” “所以依下官所见,不如循序渐进。” “国学馆大可以建盖,只是这藏书数量,未必要与国子监一致。” “每座国学馆,下官先投进去五千册书籍。” “待日后有了银子,在陆续增加。” “只是这五千册算下来,也需要二十多万两,所以吗……” 林祭酒浓密的眉毛轻轻一挑,身子向后靠了靠。 看向宋青苑道,“下官可是知道,这国子监十个名额,被锦宁县主“捐”出了高价。” “所以这银子……” 林祭酒一拱手,“下官斗胆,请锦宁县主全部支援国学馆建盖。” 林祭酒脸上一派和善,甚至还挂着亲切的笑容。 可说出来的话却是……要银子。 闻言,宋青苑不动声色的端起茶杯,气定神闲的抿了抿。 似是在回味这西湖龙井中,清香之气。 林祭酒见状,脸上终是露出一丝惭愧之色。 “锦宁县主对不住!” “下官也知,慈善基金会能拿这十个名额,筹得出几十万两,是靠了锦宁县主的本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