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想的真美-《重生男知青,带着系统下乡改造去》


    第(2/3)页

    起码,肉眼可见的事实,就是人变少了。

    只剩下老弱病残…村里不再热闹,今年回来过年的年轻人也少。

    都说在外头想多挣点钱…”

    沈建设一下子絮絮叨叨了不少,给他们分析了当前的情况。

    他们也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沈建设要这么做了。

    “你也不说,我还没意识到呢,好像这几年确实过年没啥人。

    不只是这里,就连我们村里很多人,出去以后就没再回来。

    人一旦走进了大城市,好像都不爱回农村。

    在早先赚钱的时候,还想着回村得瑟得瑟,但没两年。

    没了新鲜劲,直接在大城市买房不回来了,先是年轻人离开创业。

    赚了钱,就是老婆孩子,再者,就是一家老小,全都搬走。”

    农村人有了进城的机会,那是巴不得,直接就搬进城里去了。

    可不久,他们就发现,城里也并没有乡下好多少。

    日子,虽然好起来了,但这房子吧,非常的小,都是一个套间的。

    面积没有像乡下那么大,前门后都是自己的地想干啥就干啥。

    年轻人也忙,早出晚归,只有晚上才能在家吃个饭,累了一天,吃完饭,倒头就睡了。

    一家人,根本就没什么相处的时间,顶多就在一起吃个饭。

    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无奈的事,她们就希望孩子能陪在自个儿的身边,能多说说话。

    搬进了城市,跟他们想象中的不同,孩子。

    虽然赚钱了,但陪伴自己的机会却不多,手里宽敞了,心里却格外的孤独。

    住久了,这些人就会发现,还不如自己在乡下住着呢。

    至少自己还能干点事。

    在城里吧,成天就是混吃混喝,跟等死没什么两样。

    在乡下,他们能种种地,养养鸡,还能找左邻右舍的人说说话。

    年纪大了,学习能力没那么的强,融入不到城市里头。

    城市里大多数人都是土著居民,要么就说普通话。

    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家人的陪伴和帮助,胆子小的老年人,是很难走出他们舒适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