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扫平突厥,生擒吉利” 突厥人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跪地投降,唐军虽然士气高涨但因为军纪严明因此没有继续屠杀俘虏,而是不断的向前,因为在李元徽参与定制的唐军战功体系之中,生俘和斩首是一样的记功,所以唐军现在想的都是尽可能抓取更多的俘虏,甚至前面还有吉利本人,这么大的风雪往哪跑?要是能抓到突厥可汗,这该是多大的功劳? 因此各部唐军的目标都只有一个,突厥可汗。 此时吉利已经心中充满了畏惧的情绪,如果没有这么大的雪,突厥大军就算败了也能保持大部完整,不会输得太惨,被打散算是什么事? 但这种恶劣的天气下,突厥大军失去了最重要的机动能力,就从草原上的狼,沦为了待宰的羔羊。 突厥人虽然是游牧民族,但因为是锻奴部落出身,所以甲胄和兵器实际上都比较精良,弓矢更是没的说。 但这种天气下,弓矢没用了,战马也失去冲击力,还没两条腿走得快,这种情形之下面对更善于步战的唐军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最为重要的是吉利如果选择作战还不至于这样,虽然也同样是打不赢但不会败的这么惨。 一旦作为可汗的他开始向北而行,金色的狼头大纛开始调转方向,突厥大军也就失去了跟唐军作战的士气。 数千精锐的附离,也就是狼卫跟在吉利可汗的周围,他们是整个草原最为精锐的武士,是可汗的亲卫,此时也团聚在金色的狼头大纛之下。 他们护卫着吉利不断的向前,想要带着可汗脱离险境。 但风雪之下,行军的速度变得非常缓慢,而唐军在后面紧追不舍。 数支负责殿后的部队已经被击溃,唐军也发现了这支队伍的特殊性,以及那面金色的狼头大纛。 而更要命的是,前方也杀出来一支唐军,直接拦住他们的去路。 这支唐军是奉命驰援高平战场的凉州边军,是大唐最为的精锐的边军将士。 由凉州刺史、临淮郡王李孝杰率领。 李孝杰是宗室之中除了李源儿子之外,战功仅次于河东郡王李沧、赵郡王李怀真的宗室骁将。 这次作战也是李二在从长安出发之前就命他驰援高平,伺机而动。 原本这场高平之战,李二是计划让他在两军相持不下,或者唐军落入下风的时候,李孝杰率凉州铁骑进攻突厥大军的侧后。 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招。 但此时,却成了拦截突厥大军主力。 其实前面李孝杰已经放过了不少突厥溃兵都没有选择动手,但当他看到金色的狼头大纛,体内的血液就完全沸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