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三请皆不准-《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页

    这都是大唐早期的创业团队重要成员,他们父子实际上入伙已经晚了,他这個中郎将虽然是作为皇帝的警卫,地位尊崇,但实际上也就是清贵,没什么实权。

    而一向自诩骁勇的裴行严也是希望能够在马上建功的,但无奈他很难有这个机会的。

    在大唐,目前能统率大军作战的,也就是晋王和齐王。

    但他跟晋王没什么瓜葛,跟齐王虽然有亲戚关系却不能投靠,因为李源是把他当心腹的,同时齐王府的势力也都是淮南和中原武人,洛阳勋贵,山东士族。

    但他们裴家,虽然出身河东,但多年来早已植根关中,是关陇世家的一员。

    这也是李源看重,又嫁女的原因。

    虽然如此,但见到李元徽,裴行严还是更高兴的,李元徽还邀请他改日去府中做客,裴行严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下来。

    第二日,李元徽带着几个重要僚属,李青莲、李百室、独孤颍入宫见驾。

    进了大殿,诸多随行的大臣,宰相和大将军、宗室诸王和勋贵国公全都到了,李元徽让李青莲和李百室分别将军政要务进行陈述。

    尤其是在政务上,哪怕是几位宰相进行了一番诘问,李百室依旧是侃侃而谈,条理清楚。

    就连李源心中都暗自赞许,真是宰相之才。

    奏对结束之后,李源正准备说句话褒奖的话作为结束语,这时候偏有人跳出来。

    魏王李孝正直接就当堂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李元徽要在李源来的前夕,调整布防,将左右武卫三十多个折冲府调往两淮。

    就差直接明明白白的说你这不是要拥兵自重?

    李源对跳出来搞事情的李孝正也有些不满,这场合适合说着这个吗?太冒失了

    不过他也想看看李元徽是怎么作答的。

    李元徽闻言后却云淡风轻,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道:“军国大事,非汝能知。”

    就回了八个字,多一个字都没说。

    李孝正听了之后,却脸色涨的通红。

    因为在朝堂上,李元徽是尚书令、天策上将军、太尉、左武卫大将军.

    你算干什么的也敢质问我?甚至编个借口,找个理由的想法都没有,跟我谈军国大事?你凭什么?你算老几啊.

    李源见状,咳咳了两声之后,一旁的内侍宣布了退朝。不过接下来又有内侍宣召齐王私下奏对。

    走在宫里的廊道之中,只有父子两人,李源颇有些语重心长的劝道:“老六虽然无状,但你也给他留几分颜面,老是这样怎么说你们也是兄弟,他虽然是庶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