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吊唁-《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页

    不过他历来是谨慎的,虽然此刻他也是倾向于用兵江东,征伐东魏。

    若能一战而下,得江东之人力物力,则大唐一统天下之势也就成了。

    但问题在于,眼下虽然曹元静死了,但东魏什么情况还不知道,若是内部没爆发什么争端,即便换了个皇帝,想要拿下江南也是很难的。

    眼下江淮一地的积累,并非是对江南产生压倒性优势,此时出兵的先决条件并不成熟。

    所以李元徽并没有立即应下众人的请战,而是伸手朝着抱拳请战的将领们压了压,示意稍安勿躁。

    而这时候李青莲也是打好了腹稿,拱手道:“大王,属下以为此时不宜征伐江东。”

    李元徽闻言先是眉头一皱,而后道:“青莲可直言。”

    “东魏曹元静虽然病故,但其子曹炎并非易于之辈,十几岁就跟着曹元静起事,骁勇善战,江左之人皆称其有霸王之勇。曹元静屡次北伐,曹炎皆坐镇留守,而建邺方面却从来没有因为曹元静不在而生出什么动乱,足见其有些才能,此时东魏国君新丧,若在这个时候出兵,即便东魏众人想要争权夺利,也会因为我大唐出兵,而暂时放下成见,专心应对外敌,可若是我大唐没有出兵,那他们自然就会放下心来.所以属下以为,不如先让他们争起来,曹炎新君上位,性情又刚猛,必然会与老臣、豪族有间隙,只要他们能争斗起来,就是我们大唐出兵的绝佳机会”

    李元徽听后点了点头,他虽然是想要立即发兵的,但李青莲说的很有道理。

    也不光是李青莲,将领之中资历非常高的朱德裕也同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跟李青莲很相似。

    “属下以为,李司马所言持重,东魏虽然五次北伐都没有建功,但观他们战力却并非可以小瞧的,若是我们南下攻魏,很可能会跟东魏征讨濡须一样,属下以为,当效仿魏灭吴之战,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击毙命,不可拖延日久。”

    李青莲和朱德裕都这么说,这就让众将求战的心冷了一半。

    李青莲不用说了,齐王的心腹谋士,还多次担任护军,跟江淮诸将也是熟悉的很,谁都清楚这位先生那是有真材实料的,每次献计几乎没有不中的,凡是预判,也几乎都发生了。

    至于朱德裕,那是江淮系军中的大佬,代表人物。战功赫赫,又是齐王的旧友和心腹。

    说话的分量,在江淮系之中那也是非常的有分量。

    不过最后一锤定音的,却是洛阳鲜卑豪族出身的独孤颍。

    “大王,末将以为,此时伐魏并非良机,若战事一旦拖延旧了,北燕趁虚而入,则中原恐怕就不是我们能够据守了。”

    李元徽长出了一口气,他现在已经基本上完全放弃了攻打东魏的想法。

    不过心里还是存着一丝念想,于是开口道:“征伐东魏之事暂且搁置,我大唐也是上邦大国,领国有丧,自当派遣使者吊唁,况且我新纳曹氏之女,于这东魏也算是有些亲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