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越公儿郎-《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页

    看着码头上的众人,李元徽笑道:“走,会一会兖州诸公和越公家的儿郎。”

    这里说的越公,肯定不是指的杨邃,因为诏书在李元徽带过来的,还没宣读。指的是那位在前朝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杨素。

    无论是治兵大战,还是处理政务,杨素都是一流的好手。还是罕见的精通水战、骑战等多种战法的复合型指挥官。

    走下大船,柴荣带着一众人等见礼,“见过齐王。”

    李元徽笑道:“各位不必多礼.”

    随后,命人宣读诏书,主要是给杨家人的。

    杨邃和杨伯俊伏地而拜,接受任命,叩谢恩典。

    随后,李元徽又看到濮阳城外列好队的士卒,军容严整,队列整齐,一问才得知是杨氏众人带过来兵马,李元徽称赞道:“颇有越公旧日之风。”

    杨伯俊道:“多谢齐王夸赞。”

    入城之后,进入到了柴荣的都督府节堂内议事,李元徽高坐主位,柴荣和郑俨分列左右上首,其余众人按照官职大小分列。

    杨邃则先拿出两本手札,上呈给李元徽。第一本上面将归附的六郡之地,目前各郡的户籍,府库钱粮,田亩数目,州郡的镇守兵马,各郡县目前的长官以及其籍贯出身一一列举。

    第二本则是杨氏众人所统率的军队人数,各部所拥有的军械,铠甲,箭矢,归谁统属,将领籍贯出身以及履历。

    将这两样东西交给出来,也算是代表着杨氏众人诚心归附大唐。

    李元徽展开一看,然后点点头道:“越国公有心了。”

    杨邃拱手道:“我等族人颠沛流离十载,如今蒙大唐皇帝陛下不弃,可以回到乡梓,不胜感激,若有所命,无敢不从。”

    李元徽道:“越国公客气,陛下也在长安,翘首以待各位,不过在此之前,我和柴大将军,要接收六郡另外我听说弘农郡公骁勇善战,有名将之风,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还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啊。”

    “齐王言重了,我等必然尽心竭力,已报陛下和殿下的恩德。”

    杨邃的表态很是上道,没有任何推诿,他知道大唐这边给的待遇已经比起说的要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