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终于,在连续战死数百士卒之后,通往燕军这两座小土城上的路障和栅栏都被清除,随后数百战死者的袍泽们,在主将的一声令下之后,手持刀盾、骨朵向城头上涌去。 燕军将士对于这些唐军身穿的绵甲感到好奇,但却惊讶他们的衣服居然箭矢都不能透! 而唐军之中的最为精锐的步卒,齐王麾下的左右武卫江淮劲旅,也拿出了十二分的劲头,在前面兄弟用命开道之后,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 胡阔海、汤颌、唐云、吴良、华高等猛将皆先登上城,奋力拼杀,都督徐乾德更是高呼道:“我等淮南儿郎,今天就是要让北人看看,谁是好汉!杀!”说罢之后手持刀盾登梯而上。 左武卫将军朱德裕更是亲临阵前,擂鼓助阵。 这些燕军都是刘玄机在击败了王须拔和刘胡之所俘虏的十几万降兵之中挑选的青壮,其健者为军,并严加训练。 事实上已经算是精锐行列了,却多为幽州人,堪称边地健儿。 但面对这些身材并不高大,却战斗意志极为强烈的淮西汉子,他们第一次觉得原来南人之中也有勇士啊。 他们不知道是,用来打这场首战的,是大唐齐王李元徽起家的老底子,是死一个都让他心疼的精锐,是根基。 但为了这场赌国运之战,那就得让他们登锋履刃,顶在最前面。 精锐,就是这個时候才能展现其价值。 在江淮劲旅的猛攻之下,只用了一个半时辰,唐军拿了两处营寨,并俘虏了一千余燕军。 在榆次大营之中,刘玄机听到这个消息甚至觉得有些荒唐。 他原本的打算是,让唐军在岸边的十二城下消耗体力和战斗意志,等到师老兵疲之际,再行出兵。 正所谓,朝气盛,昼气堕,暮气归。语出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争篇》。用一日之早中晚比喻军队出战之后士气变化。即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锐不可当;经过一段时腊段间以后,由于力量的损耗,士气逐渐怠惰;到了后期,士气衰竭,将士思归。 说的是军队在早晨的时候,无疑是士气最盛的时候,他打算等到下午,或者傍晚出兵,那个时候唐军的士气和体力都下降到一定程度了,在率领精锐出击,必能取得不俗的战果。 但他苦心打造的十二连城,居然一个多时辰就被唐军攻破两个? 如果放任下去,那这一天过洞水一线的十二连城可能就会被唐军全部攻破。 那样的话,对己方的士气影响就很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