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德裕率左骁卫,慕容三藏、黄君汉率左威卫,共出兵四万人,从祁县北上,进攻阳邑。 阳邑是晋阳城在汾水东岸的重要支点,重要性仅次于跟晋阳隔河相望的榆次,春秋时,是晋大夫阳处父食邑。 而在阳邑之前,还有一个座小城,名为箕城。《左传》:鲁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狄于箕。杜预所做注中也有提到: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说的就是这个箕子之封邑,箕城。 燕军在此处的布防,是在阳邑和箕城分别驻兵,在箕城驻兵三千余,而身后的阳邑则有五千人。 李元徽令常雁衡率骑军五千作为策应,朱德裕率步骑两万作为主攻,目标是箕城。慕容三藏率万人作为拦截其榆次方向援军的狙击部队,黄君汉率军万人负责监控阳邑燕军。 李元徽本人则亲自率领自己的齐王府护军六千人,帐下亲军四千人,以及背嵬军铁骑作为战略预备队,并亲自督阵。 并且晋王李玄庆也统率大军,密切关注阳邑的情况。 李元徽发兵之后,燕军就知道了唐军的进军方向,刘玄机和自己的幕僚们很快就分析出唐军的目的是阳邑,令大将田弘嗣率幽州军本部万余步骑,配合拓跋天保率领的代北骑兵万余人,共两万兵马去救援阳邑,同时自率大军在后策应。 担任的主攻任务的朱德裕将左骁卫几个都督胡阔海、汤颌、徐乾德全都集合起来下令,命令三人率领的步军尽快破城。 燕军驻守在箕城的守将,名叫张恩,是张世武的堂兄,以勇力见闻,率领五千幽州兵,其中有千余人是他的部曲,另外还有四千人则是从刘胡之、王须拔两人的降兵之中选拔的,在燕军之中战斗力算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在得知唐军过来准备夺城之后,在知晓对方的来历之后十分轻蔑。 “我等乃是汉王乡党,久从征战,乃北国之精锐,这些淮南人士,也敢来犯我的城池嘛?” 张恩也是真没瞧得起这些李元徽麾下这些江淮劲旅,毕竟说道善战,咱们幽州人那是天下闻名的。 但是,在亲眼见到过这些唐军在战场上的模样之后,就彻底闭上了嘴巴。 唐军架着早就准备好的梯子前赴后继的攀箕城的城墙,冲向城头,跟个人展开近战。 这里却要说下,箕城的城防设施并不十分完善,并不算是坚城,而左骁卫的江淮劲旅又勇猛无比,战事顺利的出乎意料。 半天,只用了半天。阳邑前的箕城就被唐军攻破,城中守军战死千余人,其余全部被俘,守将张恩被阵斩。 而阳邑城内的燕军将领康延孝本来还准备组织队伍就救援簸箕城,但刚出城就跟慕容三藏的左威卫一部交战上了,双方打的很激烈,但很快康延孝就得知唐军已经攻克箕城,不由的感叹这人废物,只能率军其战且退,回道阳邑城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