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啊,这个事情,值得自我检讨。” “有道理,先看内容对不对就完事儿了嘛,别的都往后放放。” 对于樊老师和京二医的兰主任来说,他们请这堆人过来,就是要确定这书的对错,至于怎么用,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这些人其实都是他们两各自学校、医院的教职工和医生,要说影响这东西的发展,其实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小范围的鉴定,也不是为了这个事情服务的,级别也不够。 眼看着大家高兴了半天,终于是走上了正轨,他们俩也很高兴。 看内容对不对,这就方便多了,这里的可都是各科的医生,中医西医各个门类齐全。 要是那种太先进的或者全新的医疗技术,要他们鉴定对错,还真不好说,但是恰好,这套资料里,基本上没有这种东西。 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全新的,但是这东西的效果是得到证实的,没问题,至少有起效的概率,医疗手段,都是只有概率,不能100%保证的。 各位医生、老师,分工合作,各自拿着各自专业的内容,仔细的看了起来。 还别说,这套材料,内容挺齐全的,现场的同志们,基本上都分到了一部分。 有的很快,比如负责《常见中草药》章节的,他就贼快,虽然按理来说,他的那部分,内容很多,而且中草药的图谱得一个一个对比,甚至有的急切之间,他们自己都不见得能全部想起来。 但是这套材料关于中草药的部分,有个非常有利于他们辨别的点。 那就是这东西都是有来历的,而且非常明确。 在各个词条里,娄晓娥都非常贴心的注明了来自哪里,其中最多的,自然是《本草纲目》。 有了这东西,负责这部分的同志,就很舒服了,他只要看有没有出处就行,有出处,大概率这东西就没问题,无非就是要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时候,进行一次比对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内容正确与否的大方向,没有什么影响。 而中草药部分,是全员都有出处的。 很快,他举起了手:“常见中草药部分,没什么问题。” 其他同志见他这么溜,也加快了速度。 实在不是他们慢,主要是其他的很多东西,就没有出处了,因为很多手段是通用的,反而没法写出处。 而且在这里面,多多少少也夹杂了一些十几二十年后才有的知识,这部分他们还是要仔细看的。 这一仔细看,甚至他们还发现了新大陆。 “诶?这个病可以通过这个指征确诊?以前没听说过啊。要是这样,这个常见病的诊断,又有新办法了,而且还挺简便易行的。” “啊?这个药能治这个?这得好好研究研究,除了这一处之外,这个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倒是没问题。” “这个病能这么处理?嗯……对啊!” 类似这种情况不少,大家都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新东西,虽然数量并不大,但是好歹都有学到新知识或者找到新方向的感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