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庆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毕竟前世的时候他也没少参加考试,一旦泄题,很容易在朝堂上引起震荡。 到了会试正式开始的那一天,无数的文人世子涌入到了考场之中。 他们将会在考场上呆满足足两天的时间,期间吃喝拉撒都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 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学子们,有的甚至还带着火炉进入到了考场,可以吃一口热乎的饭菜。 至于那些真正的贫寒之人,只是准备了几个冷面馒头,饿的时候啃上一两口垫垫肚子即可。 持续了两天时间之后,会试总算是结束了。 考场上巡逻的考官将所有的考卷全部都糊名,随后运送到阅卷处。 负责阅卷的人,主要是吏部和礼部。 这也是陈庆参考了前世各个朝代的科举制度,选出来的两个部门。 礼部尚书薛坤,乃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大族出身,苦读经义,凭借着一首锦绣文章进入到了翰林院制诰。 并且一步步爬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 至于吏部尚书,自然是张大彪。 此时的阅卷室内,不管是张大彪还是薛坤,两人都有些神色不善的看着陈庆。 薛坤不必多说,此人乃是世家大族出身,对于陈庆组织的科举考试,视之为离经叛道,根本不支持。 至于张大彪。 当初在会猎之中,他的儿子被陈庆差点给废了,也一直因为此事怀恨在心。 所以他也并不打算好好配合陈庆。 看着两人一副恨不得将自己吃掉的样子,陈庆有些无奈的耸了耸肩。 “各位开始阅卷吧,有什么拿捏不准的地方可以随时过来问我。” 陈庆说完之后,也开始翻看起了几篇试卷。 耗费了足足三天的时间,大伙终于将所有的试卷全部都评判完了。 只不过当众人把结果交到陈情手中的时候,陈庆大体翻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其他科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策论你们到底是以什么标准评判的?这些僵化的思想一旦流入朝堂,会带来什么后果,你们知道吗?” 陈庆拿出了一册薛坤打了高分的试卷。 “这有什么问题?策论的题目乃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