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黑着脸的李二,不知道该高兴还是生气。 文人风骨啊…… 这玩意儿确实少见。 只是,观点不够尖锐? 翻看一下报纸,确实,自己不过就是蜻蜓点水一般聊一下儒学,主要是让大家放下争端,共建美好大唐。可看这些尖锐的文章……互相扒底裤,别说圣人,都已经上升到人身攻击,乃至私下约架的程度。 真理越辩越明…… 真理越辩越明…… 李二嘀咕着李泰希望他不要下场插手的话。 看看吧。 看看最后是什么情况…… 还有。 薛延陀…… 不让老将出马,这是肯定的,随着武将老去,武将断层,对大唐而言,很危险。 至于让谁去? 李二其实无所谓…… 他只是趁机观察一下朝堂的风向、站队问题,最后顺水推舟,定下大多数人看好的人。 他不会用自己的威信,去赌某个天才将军毕其功于一役,大胜而归。 没必要。 且,要是输了,损的可是皇帝的威信。 大唐能输很多次,可是皇帝的威信,损失一点,弥补起来都很难…… 同样,战争的输赢,其实不太重要,就算是东宫、乃至太安宫推出的人挂帅,战争输了,顺势拔掉他们的棋子,赢了……赢了更好,又为皇帝的金身涂抹一层金粉。至于说人才难得,被别人拉拢去怎么办? 呵。 人才是最可笑的一个概念。 一将功成万骨枯! 只要耐心,只要舍得下血本,一次次失败中磨砺,终究能培养出功成名就的将军。 乃至,成为大帅确实需要天赋,甚至天赋更重要,可只要舍得下本,终究能培养出来。 卖油翁嘛…… 这次,也就是薛延陀主动跳出来,跳的有点高,触动了太多人利益,这才显得有点扎眼,朝堂上也鼓噪不休,看似大唐到了危机关头,实际上东突厥一战而定之后,大唐很稳。 要说潜在危险,太多太多,不仅仅是薛延陀,像是吐谷浑、高句丽、吐蕃……剩下其余大大小小,只能被统称为蛮夷的势力,太多太多。 单单说吐谷浑,鲜卑族,靠近吐蕃,立国三百余年,对方也玩脑子。 平时袭扰凉州。 等到大军来了,立刻跑路——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大军一走,立刻回来,继续袭扰边关……很恶心,却也很让人头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