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看见那位横压一切的佛母亲临,看见这尊高高在上、超出世俗、跳出岁月的无上者叩首。 再至讲道终末,浑浑噩噩的诸葛孔明正欲踏上混沌阶梯,落寞的重返人世,独对满城、满蜀地的无数尸骸时, 他惊觉眼前天旋地转,一切景都模糊,张望四顾,入眼昏暗之混沌,时间、空间在此似乎失去了意义, 无上无下,无左右前后。 诸葛孔明佝偻着腰,张望四顾,眼中唯有模糊和【不存在】, 他就这么静静的站在这里,不知过去了多久,远处,忽然有光。 准确的说,是三团光。 一者为青光,照遍诸世诸天,照彻因果根源; 一者为幽光,浮沉山河江山,氤氲人道诸相; 最后一者,则是苍光,伟岸、浩瀚、磅礴,地神游走其中,万物轮转自然, 在磅礴光华中,可以看见四季交替、生死往复等。 诸葛孔明费力的抬起满是皱纹的手,揉了揉眼睛,再看去,三道光渐近, 却是一个道童,捧着青灯、幽灯与苍灯,正在走来。 他心头略微悚然,这道童分明看在自己眼中,却无法在心头勾勒出他的样貌, 甚至难以思索、思忖与道童有关之事、物! “汉丞相诸葛亮,见过前辈。” 诸葛孔明谨慎做礼,而那童儿微微颔首,吐道音浩浩: “奉老爷旨意,赐你此三灯,当使此灯,遍照人世,驱散昏暗之岁月。” 说话间, 道童伸手一推,青灯、幽灯、苍灯灼灼燃烧,浮空而来,尽皆没入了诸葛孔明的身躯中。 他瞳孔骤缩,察觉到三盏胜过煌煌大日的灯在自身精神世界中沉浮, 有莫名的力量彼此交织,他似乎看到了万物,看到了诸天,看到历史源头。 诸葛孔明按捺住心头悸动,深深的执了一礼,带着颤音开口: “亮,替人世万亿亿百姓,拜谢紫霄宫主之大恩!” “无须如此。” 有飘渺声传来,响彻这一片绝对虚无之地,诸葛孔明抬头看去,模糊间瞧见了那位紫霄宫主的身影, 那道身影盘坐在无穷高处,双眼一睁一闭,睁着的左眼中映照古来一切景,身上似披着混沌道袍,呼吸之间,地火风水流转, 身下则是三灾六难九劫,背后七十二色毫光缓缓流淌. 诸葛孔明心悸,叩首再拜,抬头之时,却又回到了混沌阶梯之上。 自紫霄宫走出,往人世复返,却看见另一个自己,正在泣血,正在一步一叩首,往紫霄宫而去。 一者叩首而上,为求救人世法而来,一者听道而去,已有挽天倾之能。 两道身影彼此交错,他恍惚的落回了包裹玄鸟台而立的府中,外头传来赵子龙的震声悲笑: “佛陀渡世,菩萨慈悲?可笑,可笑!” “恨杀不尽,恨杀不尽!” 而后,是长枪折断的铿锵,是头颅坠地的震响,是卢修远的轻叹: “丞相,赵将军.也战死了。” 顿了顿,卢修远凝视着走入府中的佛陀、菩萨,看着依旧暗淡的三盏主灯,问道: “丞相,是不是.依旧还差一点?” “不。” 垂暮的诸葛孔明直起了腰,老泪纵横: “不差了,一切.刚刚好。” 他俯身,将青灯、幽灯、苍灯摆放在主灯之位,再以宝莲神灯、大日金灯、大造化灯、大两仪灯为四盏辅灯, 后滴落鲜血,燃尽修为,助涨一百零八盏小灯。 烛火暴腾。 三盏主灯悬起,青灯悬于诸葛孔明身前,幽灯在左,苍灯在右, 宝莲、大日、造化、两仪四灯,则矮了一筹,围绕着他缓缓旋转,一百零八盏小灯的烛火腾烧在身后,彼此交织,绘成一副盛世图卷! 走入府中的佛陀双眼一眯,有不好的预感,呵道: “叭!!” 大佛音化作杀字,朝着诸葛孔明撞来,大风骤起,似要将诸灯吹灭! 诸葛孔明侧目,冰冷一指。 ‘嗡!’ 宝莲、大日、造化、两仪之四灯,齐齐灼烧,万光化于此间,显于此地,汇聚成洪流,冲刷而前! 在大洪流的冲刷之下,杀入此府的佛陀、菩萨,连惨呼都未来得及,便就一個接一个的入灭、消融! “这” 卢修远倒吸了一口凉气,而身旁林羲眼中,异彩连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