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由检刚愎自用,但在很多时候,还是会听王立的解释! 就如这一次! 王立抗旨不遵,僭越职权,朱由检并未怪罪! 反而发来诏书,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君王如此,王立自然欣慰! 经过两月的赈灾与整顿,西北各省吏治清明,治安良好,漫山遍野的麦苗郁郁葱葱! 王立一度觉得,自己可以力挽狂澜了! 然而,好景不长! 时间刚到五月,朱由检催促返京的诏书,又到了! 这一次,大事不好! 就在上个月的十一日,皇太极改元崇德,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州”,在沈阳正式称帝! 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动! 官员纷纷上书,痛哭流涕,一致建议任命王立为“破虏总督”,兴师讨伐皇太极! 蛊惑之下,朱由检再也不能淡定了! 天真地以为,不论任何事情,只要有王立出马,一切皆可成功! 横行十余年的流贼,不就被王立平息了么? 而且,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由他出马,必能击败皇太极! 至少,能解大凌河之围吧! 接到诏书,王立气得破口大骂! 那帮狗日的文官,真想弄死我是不? 以大明现在的国力,拿什么讨伐皇太极? 如果侥幸打赢了,你们继续当官,继续贪钱! 如果打输了,正好把老子除掉! 不论胜败,你们都不吃亏! 一群狗日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早就说过,辽东的那淌浑水,我是绝对不会去趟的! 我也想改变历史,我也想击败皇太极! 但是,现在,真不是时候! 这不是理想与期待的问题,而是国力的问题! 凭着关宁军那点兵马,贸然出兵讨伐,必败无疑! 这个简单的道理,朱由检和百官不会明白! 某些人就算明白,也会装作不明白! 正在苦思推脱的办法,好巧不巧,高迎祥那孙子,竟然领着各路贼首杀了回来! 得知此事,王立如释重负! 自己,不再是“瞎子”! 高迎祥敢于杀回来,至少,自己有了准确的进攻方向! 于是,赶紧向朱由检上书陈情——将高迎祥的两万兵马,夸大到了二十万! 很庆幸,再一次说服了朱由检! …… “王总督,流贼的数量并不多,但分散隐藏在平凉、庆阳和延安府一带的山区,灵活机动,神出鬼没; 我纵有十万大军山,亦难以将其彻底清剿! 以我看来,我大军还是应该屯于关中、萧关与黄河一线; 只要守好这三个方向,流贼就难以获得粮食,难以蛊惑各地的百姓,无法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 如此部署,最多两三月,各路流贼必然溃散!” 细细想来,陈奇瑜的应对之法略显被动,却是最佳的办法! 因为,西北诸省的小麦,再过一月就将成熟! 如果贸然进山清剿,小股的流贼很容易流窜各地,马上就能获得粮草补充! 所以,以重兵控制萧关、关中与黄河渡口,流贼的活动范围就只限于陕北的山区; 他们能获得的补给,无非就是草根与树皮! 不出两月,就能将其彻底剿灭! …… 明军的兵马调动,躲在山里的高迎祥并不知道! 但在此时,各路贼首长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为了躲避曹文诏的追杀,他们北上蒙古千余里,洗劫了百余个部落! 虽然,先后伤亡二十多万兵马,仍有两万多精锐壮卒活了下来! 正是他们的疯狂洗劫,彻底激怒了皇太极! 八旗兵重重围困着大凌河,皇太极仍然拨出三万兵马,由阿济格率领,气势汹汹地杀奔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