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像个渣男一样-《星火2003》


    第(2/3)页

    事实上,这样的工作方式虽然具有超高的强度,但相比他们曾经做过的项目,心里上的压力反而小了不少。

    这也让他们自始至终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效率更是从未降低过。

    “嘿,潘总,伱说这次咱们的成果,EAST那边能用的上吗?”

    黎敏凑到潘庆伟身边问道。

    “谁知道呢?理论的研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能够应用的,说不定我们忙活了那么久,只是为了排除一个错误答案。”

    “一切还要看试验线圈搭起来之后跑的数据-——不过我有种预感,结果应该不会差。”

    “那么有自信吗?”

    黎敏下意识地问道。

    “这不是自信不自信的问题——我就直说了吧。”

    “陈工的工作方式,你没看出来问题吗?”

    这话一说出口,黎敏的神情立刻便有了些变化。

    “你也发现了?”

    潘庆伟翻了个白眼,回答道:

    “他其实也没打算藏着,傻子才看不出来。”

    “那你说是什么问题?”

    黎敏继续追问,但潘庆伟却不再搭理他。

    这种事情其实是不方便拿出来过多讨论的,话说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对陈念的工作方式,他也确实有些好奇。

    ——

    他是在做理论探索吗?

    是的。

    但相比自己之前做的那种“探索”,他在做的,到更像是.逆向工程?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之后,陈念长舒了一口气。

    事实上,火绒计划无论是对星火、还是对他自己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尝试。

    在一开始,他并没有对这个计划抱太大的信心,更没有指望在几个月之内就能拿出成果。

    但事情的进展显然比他想象的要顺利,且不提高强度学习所带来的超过百点的源点收益,这个成果本身,也变相降低了等离子体控制技术的源点消耗。

    以超导线圈为主的磁约束设备的总体源点消耗已经从最开始的900点下降到了780点,幅度虽然算不上太大,但这只是单项成果的收益。

    距离EAST前期工程建设完成还有接近4个月的时间,在这四个月里,火绒小组继续取得新的进展几乎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这么说起来,自己手里的源点数据又有富余了?

    本来想着300多点花到YLS-1000上以后,自己可能要面临一段时间的紧缩期,否则就要面临线圈建设完成之后第一壁技术青黄不接的窘境。

    但按照现在的源点增长速度来看,好像情况也没有那么紧张啊?

    想到这里,陈念的脑子又活了。

    以前有个实验说的好,一个看上去已经被石子装满的杯子,挤一挤还能再装点沙子。

    沙子装满了,挤一挤还能装点水。

    现在他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看上去大头都要投入在关键的核聚变项目上,但溜溜缝,总还是能有点富余的。

    不过,现在这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倒成了问题。

    投入要小,见效要快,还得是能弥补一部分关键差距的。

    琢磨了片刻之后,陈念突然冒出来个想法:

    不如,给陆军搞批新装备?

    是的,这都几年的时间了,空军海军二炮都换了一大批关键性装备了,陆军呢?

    除了最开始的火箭炮和后面的直升机以外,真的没有太多杀手级的装备。

    明年马上要试车的99A,还是他们自己一点一点研发出来的。

    唯一算有所安慰的,就是直升机项目了。

    但由于后期投入的不足,这个项目也在搞出直-30、武直-30的工程试验机之后陷入了停滞。

    很显然,这两款直升机要运用到实战中,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

    想到这里,陈念不由得有些愧疚。

    他思索片刻,随手从桌上拿过一张白纸,开始在纸上初步写下自己来自前一世的经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