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错,演习,我们只要把这件装备拿出来,就已经达到效果了,他们知道我们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明白了” 李想缓缓点了点头,他已经明白了陈念的意思。 是的,金属氢装药的YJ-21导弹,就跟当年沙漠上的那朵蘑菇云一样。 有没有,很重要。 但有多少,却不重要。 因为,无论伱有一颗、十颗、一百颗,你的对手,都会当做你有一千颗来处理。 这是现代战争中最基本的逻辑。 情况是很明朗的。 当华夏拿出一发光靠近失爆炸就能摧毁舰队核心功能的反舰导弹,你敢赌下一发导弹的装药,只是常规的TNT吗? 就算你航母能抗住,你的盾舰能抗住吗? 没有了盾舰的航母,那就是纯粹的活靶子。 “这东西能不能多场景应用?西南岛屿的DF-21,也可以改装成金属氢装药吧?” “理论上可以。” 陈念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但是你自己也知道,金属氢的产量是有限的。坦诚的说,凑出来一发YJ-21的装药都是不可能的-——别说YJ-21,短期内,YJ-83需要的装药都凑不齐。” “所以,还是不要想着在没学会走的时候就去跑了,先老老实实把最紧急的危机渡过了吧。” 陈念说的是实话,虽然金属氢工业化制造的技术已经完成输出,但哪怕是结合了电化学工艺,合成足量金属氢所需要的资源也是惊人的。 按照他的估计,两周之后,第一次实验室实验可以完成。 之后一周,全国高压实验室火力全开搭建设备、改造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畸形”的工业化生产准备工作。 再一周,考虑总数大概在40个的高压实验室数量,每个实验室日均500到600克的金属氢产量,最终能拿到的金属氢材料总量,应该在140千克左右。 距离YJ-83的装药量还有一定距离,不过解决方案是可以再炸药中加入更多氧化剂,以及此前就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全氮阴离子盐。 这么说起来,似乎还是挺奢侈的。 有可能颠覆整个工业体系的材料,居然拿来放烟花。 但没办法,不放这场烟花,我们有可能失去将它好好使用的机会 陈念把自己的推算跟李想一说,后者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还以为所谓的工业化量产,都是以吨为单位的,没想到居然是克。” “这就已经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陈念对着李想翻了个白眼,这小子纯粹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要知道,当年老美号称合成出金属氢的时候,那重量可是以毫克计算的. 不过转念一想,李想说的也确实是个问题。 这样的产量对比整个工业体系对常温超导材料的需求来说,实在是太低了。 电力系统里,电线需要金属氢,发电机需要金属氢,储能电池需要金属氢。 交通运输方面,每一辆电动车都需要数量巨大的金属氢。 半导体行业就更不用说了,在技术发展成熟之后,这一定是金属氢的天下。 怎么做到把金属氢的产量提升到与现如今的钢铁产量相当,才是这种材料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吃完了晚饭,两人向办公室方向走去,现在时间紧张,加班是必然的,不过还好,基本上还到不了007的程度,最多也就是997 然而,才刚刚推开办公室的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的,居然是艾萨克。 “陈!我们成功了!” 电话刚一接通,那头的艾萨克便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我就知道选择你们没有错!” “陈!人类的命运,被我们改变了!” “这是这个地球上第一种常温超导材料!我们成功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