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简单汇报完测试进展之后,两架战机继续向海岸线外巡航,调试各项功能,准备展开测试。 僚机上的王云刚驾驶着战机向外飞出10公里,同时拉升到8000米的高度,随后对于临安说道: “我已经处于安全位置,已经识别到靶机,可以准备开始测试。” 与此同时,于临安的来打VSD上收到了数据链系统传过来的靶机位置,他对电子吊舱进行了最后的测试,随后,便开始对靶机的通信讯号进行监听。 频道跟踪很快达成,耗时仅仅不到三秒。 按照干扰系统的设计,当本方截获到敌方的跳频图案后,便会迅速地以同样的跳频图案施放干扰,通过两个跳频图案的矢量迭加,干扰正常的型号传递,致使敌方无法达成正常的跳频通信。 并且,这样的干扰并不会影响己方各单位之间的通讯,效率极为可观。 “开始跟踪干扰.地面,报告干扰效果。” “海豚,我已失去与靶机通讯,干扰效果良好。” “请中断干扰,重复实验过程。” “收到,重复实验过程。” 于临安长舒了一口气,伸手关闭了干扰吊舱。 他心里暗暗感叹: 这玩意儿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用! 有了这东西,以后在这片海上,自己这边的飞机那就真是爷了。 你敢来? 跟踪范围150公里,一言不合就压得你说不出来话,再配合雷达信号干扰,整架飞机瞬间退回到80年前。 别说逃脱、返航了,伱想迫降都难。 再也不用受气了。 还驱离?驱离个屁。 俘虏! 想到这里,于临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的手已经伸向了干扰吊舱的控制开关,但就在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了僚机急促的呼叫声。 “鱼鹰,发现不明飞行物,距离260海里,不是我们的人。” “立刻报告地面!” “地面收到,目标未识别,鱼鹰,谨慎靠近,识别对方身份。” “鱼鹰收到,海豚,给我支援。” “明白。” 一连串的指令后,于临安猛拉操纵杆,WS-10X发动机喷射出耀眼的蓝色尾焰,高度骤然上升。 两架飞机很快汇合,向着不明飞行物的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一架EC-130H专用电子战飞机正在6000米高空上飞行。 这架飞机装备有AN/ARN-52塔康导航系统、SPASM干扰系统、AN/ALQ-62侦察告警系统、AN/AAQ-15红外侦察系统、AN/APQ-122多功能雷达等等多种软杀伤设备,是美方现役电子战飞机中的最强力量。 不仅是在数据层面,它的实战表现同样惊艳。 在过往的军事行动中,它不仅实施了大范围的电磁干扰,甚至还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压制IED信号,地面部队展开进行治安战行动。 然而此时,这架飞机却没有启动任何电子干扰设施,而是静静地在空中巡航。 驾驶舱内,主驾驶雷恩神情严肃,略有些担忧地说道: “我们是不是靠的太近了?不应该这么近的.从上次的事件开始,我们就应该已经知道对方的实力了,为什么在这种时候组织这样的实验呢?” “要知道,这片区域也是他们的主要测试空域,如果撞上的话,我们要怎么解决?” 听到他的话,副驾驶的霍克摇头苦笑,回答道: “谁知道那些老爷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大概是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吧。” “而且,他们也面临着角楼的压力,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保守,明年的经费可就悬了。” “不过倒也不用担心,我们确实只是正常飞航,哪怕遇到他们,最多也就是友好地打个招呼罢了。” “而且,这次测试的是新的电磁干扰设备,又不会对雷达造成影响,他们总不至于连这也要管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