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嘉胤的小舅子,名叫王国忠,原本确实是个走南闯北的行商。 只是他在为王嘉胤采购粮食军火等违禁品时,被明军逮了个正着。 王国忠见事不妙,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抖搂的出来,正巧副总兵曹文诏路过,察觉这王国忠奇货可居。 自此以后,王国忠便转变成了曹文诏埋在王嘉胤营中的一个钉子,农民军内部情报无论是人员、粮草、行军路线,统统知无不言。 也正是在他的大力活动下,明军才能始终撵在王嘉胤屁股后面,令其始终无法就粮。 另一方面,曹文诏也为王国忠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是王嘉胤想要的,火器、马匹、布帛、药品,量也许不足,但总能让王国忠捎回去些。 王国忠又是个惯于见风使舵的,回到老营便大倒苦水,把自己出去的经历说得九死一生,颇是把王嘉胤给唬住了,只觉得自己这个小舅子是实心为自己办事的。 当然,曹副总兵自己也从这些交易里大赚了一笔,这都不必细说。 总之,从王国忠的嘴里,曹文诏知道了王嘉胤接下来准备前往太行山,进入中原。 兹事体大,他让王国忠先在周边府县多盘桓些时日,自己则径直来寻陈奇瑜。 陈奇瑜听到曹文诏的汇报,也是坐不住了,一骨碌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 “巡抚大人,收网吧,再等下去,王嘉胤他们就要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陈奇瑜点了点头,“是时候收网没错,但关键是怎么收?何时收?” 曹文诏挠了挠头,“兵法所谓半渡而击,我们可以通知河南巡抚梅之焕以逸待劳,提前在太行山另一侧的卫辉府做好准备。” “这样一来一旦敌人全部进山,我们在后面追赶,梅之焕在前面布好口袋阵堵截,一定能将这一股农民军歼灭大部。” 陈奇瑜望了一眼曹文诏。 从军事上来说,这确实是损失最小,收益最大的选择。 但从政治上看,或者说从陈奇瑜的个人前途看,这样做得不偿失! 剿灭境内流贼,本来就是自己份内任务,也是戴罪立功。 现在要请外省的同僚协助,如果有功,要被别人分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