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爌听完崇祯第一个问题,主动出言。 相貌高古,身材奇伟的孙承宗点头赞同,“首辅大人所言极是。” “孙祖寿当年在蓟镇整顿军纪,淘汰冗兵老弱,本来即将有所成,却因奸臣中伤功亏一篑,正应该让他回到蓟镇练兵。” 韩爌迟疑道,“孙少傅,我这里却有科道官参奏兵部之前在蓟镇淘汰冗兵、严查贪腐太过苛刻,这才导致不少兵士心生怨言,甚至倒戈建州。” “现在胡尘刚去,局势未定。你看在这整肃军纪的节奏上,是否要缓一下?” 孙承宗摇头道,“此乃倒果为因!” “正是因为蓟镇自戚少保后,军纪涣散,才导致这些贪生怕死的败类阵前倒戈。” “整肃军纪,只不过是把这些丑类翻出来而已,难道是他们堕落的原因吗?” 崇祯微微点头。 这就好比你去洗牙,把多年污垢累积破坏牙龈的牙石洗掉了,你因此感到牙齿松动出血,却去责怪医生害你一样。 “孙祖寿勤王时本来就招募了不少河北义民,就让他着重从河北义民里择优选拔,算是重新开始。” 崇祯发话。“至于那些原来的蓟镇兵,能够恪尽职守的自然留下,其他心态动摇的,发还为民,另谋生路。朕也不指望他们能守护京畿!” 皇上已经有决定,韩爌和孙承宗便不再就此事多言。 孙承宗又劝谏道,“元素(袁崇焕字)视事以来,已为朝廷省去辽饷一百二十万人,辽镇、登莱、天津、东江十五万三千正兵,均有造册。圣上如决意移兵关内,则自辽西步步为营,规复辽东之计恐难以为继。” 崇祯点头道,“袁崇焕就任时,曾要朕事事依他,言称五年平辽。” “然而天下不仅一个辽镇,也不仅一个辽西。还有朝鲜、漠南、虎酋。” “建州入关,孙少傅也历历在目。当今天下各边积弱,有的连军饷也发不出来。” “如果不抽调辽镇精兵,难道下次建州再次入塞,还要仍由他们烧杀掳掠,朕却只能等待辽镇回防吗?” 孙承宗闻言,默不作声。崇祯心知还没有说服他。 说白了,袁崇焕的步步为营战术,就是承袭孙承宗。 辽镇一众高级将领,包括满桂在内,也是他老人家的徒子徒孙。 自己毕生的心血,就这样被别人否定,当然难以轻易接受。 但崇祯又必须先说服孙承宗同意自己的观点,这样自己才能更好的说服袁崇焕、祖大寿这些刺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