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着逐渐跟不上的后勤物资,韩信又调动第三军,加入后勤部队。 然而,多出十万人的加入,并没有让运送物资的速度变快多少。 只因为,燕云关的本就不狭隘,上城头的梯道就只有那么十几个,就算人再多,也很难起到多大作用。 而后勤部队采用的运送物资方式,依旧是一人一个。 李牧见状,第一时间作出了改变。 之前只有十万人,采用单人式运送物资的方式,自然要快一些。 现在又增加了十万人,自然可以采用更加迅速便捷的方法。 随着李牧的整改命令下达,二十万人分成了十几个队列。 每个队列,应对的就是相应梯道。 所有战士的活动方向有了改变,不再像之前那般从下到上的奔走,劳累。 只需要站在自己的固定位置,接送物资,运送到下一个士兵之处即可。 这方法,一经使用,运送物资的速度,瞬间加快了两倍不止,这个速度,还随着将士们越来越熟悉得到加快。 城楼之上,端坐顶端的李越见状,不禁诧异。 “这是,无情流水线?”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些古人将领竟然有这般大智慧。 不过一想到那些震古烁今,奇迹般的建筑,他又释然了。 现世很多建筑,就算是有大型机械,建设都比较困难,而古人只靠人力就能建设起来,可见其智慧十分不一般。 相比如火如荼的燕云关头,下方荒洺古朝一众将领看着依旧被阻拦在一公里外的大军,眉宇紧锁。 就这一个多时辰,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就不止五万,而阵亡的士兵数量,只比这个多,不会少。 其中,看得最为真切的就是毕祥这名总指挥。 在进攻之前,他对五十万大军进行了编队。 进攻,也是按编队的编号而来,现在,已经到了第十七编队。 也就是说,这一个多时辰,已经投入了十七万兵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