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斯卡格拉克的黄金(七)-《大国海魂》


    第(2/3)页

    **战争,南北战争,美国与它的前宗主国――英国有不少龌龊,但是这两个同根同源的国家之间仍旧保持了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联系。欧战爆发之初,美国就组织了超过两个团的志愿兵加入法国战场。重新武装和训练耗费了不少时间,这两个团没能赶上惨烈的1914年边境之战和马恩河战役,1915年的香槟地区突出部战役,美国人终于可以参与进来,来自美利坚的牛仔与英军一道进攻德国阵地,然后在一天之内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

    威尔逊列举的数字让爱好和平的山姆大叔吓破了胆,须知道整个美国在1915年3月仅有两艘南卡罗来纳级,两艘特拉华级,两艘佛罗里达级,两艘怀俄明级,两艘纽约级,总计十艘无畏舰,也就是说一场中等规模的多格尔沙洲海战就足以让美国人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的战斗力,至于刚刚结束的北海决战,恐怕排名世界第三的美国海军将倒退回前无畏舰时代。

    至于陆军,欧洲每天的流血数字上万,美利坚的那支比英国还要“精悍”的陆军如何能够支撑?

    国会辩论结束以后,每一位共和党人都收到了无数双鞋子和夹带的子弹,华尔街的金融市场开盘震荡可以预期,距离英国国债被当成瘟疫而恐慌性抛售,贝尔福期待的新一轮国债计划胎死腹中已经为期不远。

    在遥远的南欧和东南欧,同盟国的被动局面几乎一夜之间被扭转了。

    意大利,焦米迪首度打破了他不破坏王国秩序的原则,挑起了议会与国王某种程度上的对立,国王维托里奥艾玛努尔匆忙终止了一切谈判事宜,而外交大臣宋尼诺则在3月10日这一天到访柏林。

    协约国曾经无限接近这个勉强能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的地中海阳光国度,但是英国人自己将这一切搞砸了。意大利虽然没有就此倒向同盟国,但是当3月9号奥匈帝国两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和一艘装甲巡洋舰在亚得里亚海招摇过海,3月10号宋尼诺耐人寻味的柏林之旅至少已经说明了什么。

    这并不是同盟国幸运日的终结篇。3月7日,保加利亚向属于协约国的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于3月11日之前撤出保属马其顿,并且赔偿损失。

    欧战爆发以来,不少中立国民众指责塞尔维亚人在萨拉热窝事件后的漫不经心恶化了局势,加速了战争爆发,塞尔维亚人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1915年3月10日,塞尔维亚人处理危机简单粗暴的逻辑方式再度让世人震惊。

    贝尔格莱德耗费三天时间来开会,以至于英国大使抱怨说塞尔维亚的政治家除了开会和喊几句口号外几乎什么也不会。看眼保加利亚的最后通牒只剩下一天,塞尔维亚不仅没有商量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反而向保加利亚国王回敬了一篇措辞强硬的拒绝电报。

    保加利亚被激怒了,3月10日晚上8时,保加利亚宣布全国总动员,十分钟后,国王费迪南宣读了《对塞尔维亚宣战书》。晚上9时33分,第一支军队开进塞尔维亚人控制的马其顿地区,与塞尔维亚部署在边境的部队发生交火。

    3月10日晚上9时,曾宣称“塞尔维亚的命运就是门的内哥罗的命运”,“死守中立底线”的门的内哥罗国王尼古拉一世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向塞尔维亚宣战,其贫弱的军队也趁夜向北开进。

    报纸上、号外上和电台里满是令同盟国血脉喷张的消息,可是对于柏林人来说,这一切都比不上帝国海军中将,德意志民族英雄海蒂西莱姆辞职的消息。

    几天前,一贯坚持反海军立场的《新普鲁士报》率先捅出北海决战第一侦查舰队擅自调动的端倪。出于对海蒂西莱姆在帝国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的忌惮,《新普鲁士报》选择了最隐晦的方式向读者暗示,矛头直指西莱姆。

    柏林人原以为这只普鲁士报》的捕风捉影,毕竟有容克地主背景的《新普鲁士报》在反海军的同时也一贯坚持反海蒂西莱姆的中坚。《新普鲁士报》对海蒂西莱姆的中伤愤怒了柏林人,他们围堵报社抗议示威,要求主编登报道歉,不过事态的进展似乎背离了柏林人单纯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