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非此即彼-《超级能源强国》


    第(2/3)页

    与之相比,台塑的优势在于规模,他们也一直很善于利用自己的规模。

    就在去年,台塑在台湾投资了200多亿元台币,凭一己之力将岛内GDP拉起了好几个百分点。如果70亿美元的投资落户中国,同样能拉起中国大陆好几个点的GDP,在上下游产生巨大的需求,并且每年制造出更大庞大的边际效益。

    利用这种庞大到能够影响政治的经济影响力,王永庆挥起台湾砸大陆,挥起大陆砸台湾,自己住在美国左右逢源,玩的不亦乐乎。

    大家心知肚明,但越是如此,他在大陆得到的接待规格就越高。

    苏城等人作为客人,也被告知要等待两天才能约见王永庆,在此之前,则有国家能源部、中石油等好几个单位的面谈,说的全是海沧计划的重要xìng。

    言下之意,是让大华不要弄巧成拙,搞坏了与台塑的关系。

    苏城接待了两家,干脆称病不见了。他也懒得向这些官僚解释台塑的意图,或者说,官僚们了解台塑的意图,只是不愿意承认或面对罢了。

    即使是对高层来说,这也是一个难解的题目。他们舍不得放弃海沧计划,可他们又无法落实海沧计划。

    对于了解历史的苏城来说,事情则简单了许多。

    原有的老办法注定不能让海沧计划施行,既然如此,那就用一些新的办法好了。

    落实海沧计划当然好,落实海沧计划不能施行也不错。免得浪费许多的人力物力。

    这种念头,让苏城见到王永庆的时候,态度相当之从容,与其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干瘦的老头儿罢了,有什么可担心的,苏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见面。握手,寒暄都像是面对陈祖年一样,虽然陈祖年比王永庆小20岁,但在苏城看来,有什么区别?

    看着苏城落座,王克岭上上下下的打量苏城,在石化业界,他们见到的多是毕恭毕敬的商人。与苏城的态度行为截然不同。

    中方陪同主要官员有两人。一个是曾经见过的发改委毛主任,一个是年轻些的外交部官员糜力辉。

    糜力辉jīng力充沛,jīng神抖擞。jīng英姿态,轻轻咳嗽定下基调道:“苏董,王老前辈是我们尊敬的爱国人士。这次见面,主要是王老想要听听你对海沧计划的建议和设想,统一思想,共同发展。”

    苏城听着他的语气,就看向毛主任。

    毛主任像是个人类版的倒霉熊似的,卷着嘴当泥菩萨不说话。苏城于是有了计较,按照既定策略单刀直入道:“说到对海沧计划的建议和设想,我希望尽快实施。不是一个两个小工厂,而是大乙烯工厂和炼油项目快速实施。如果可能的话,在24个月里完成。只有这样,我们的甲醇项目才不会受到影响,产生损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