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数据的威力-《商业制霸世界》
第(3/3)页
罗伊说道:“嗨,伙计们,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向你们招手,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考方式,你们如果掌握互联网背后这些商业规则,我保证你们可以在科技浪潮来临时,收获更多的贝壳。”
塞西道:“你还没有告诉我们正确答案呢?”
罗伊笑道:“你还没有展示你是否配得上知道这个答案呢?”
【PS】附录1:2013年《纸牌屋》大获成功的时候,让大家觉得网飞公司找到了一种致胜的秘诀,的确,在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方面,网飞一直是业界非常领先的地位,他们会统计非常多的用户数据,除了常见的“爱看A的用户同时还爱看B“这样的行为,还精细到用户什么时候打开某一集电视剧,看到哪里停下了或者关掉了,然后去干什么等等。加上那一阵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纸牌屋》是怎么在大数据的指引下大获成功的,所以网飞的股票在那一阵涨得非常快。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所谓的“大数据”也是无法保证艺术创作1 00%的命中率的。比如,《纸牌屋》之后,网飞公司乘胜追击拍了一部大制作的历史剧叫《马可·波罗》。这部剧两季花了快两亿美金,直接对标HBO的鸿篇巨制《权力的游戏》。还去了很多国家拍摄,包括意大利、啥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等,找了几百名国际演员出演,就是希望能复制《纸牌屋》的成功。
结果,《马可·波罗》在开播之后就骂声一片,这部剧剧情老套、制作混乱,各种异国元素不伦不类。最后网飞不得不把它取消了。
这时候大家发现,所谓的“大数据”魔法也失灵了。最终大家意识到,至少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是没法单纯用任何技术或者数据的方法进行影视和艺术创作的。
附录2:网站双盲测试,比较出名的应用是美国总统竞选的募捐,在奥巴马总统竞选的募捐网站上,后台程序员会让十几个精心打磨的募捐标语和几十个精心设计的募捐按钮随机搭配起来,然后在同一时间展示给不同的用户,在一定时间后,募捐到最多款项的标语、按钮组合就会成为之后网站的样貌。
在后台获得募捐金额之前,谁也猜不到到底哪一个标语和按钮更能打动人心,让民众捐更多的资金,但是,大数据知道。
附录3:经常看美剧的同学都知道,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国骂和随处可见关于性的玩笑。作者君写美式骂人的话,总感觉很别扭。这大概就是文化差异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