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节:赵嫣落网(1)-《宋韵梅花》


    第(2/3)页

    待休整完毕,赵嫣就挎起包袱,开始沿着一条小路下山前往不远处的紫荆关,那里可是由北到南前往中都的两个必经之路之一,还有条路,位于中都附近的天险野狐岭,也是铁木真第一次大败金军主力的地方。只不过,自打1215年金国南迁、中都失守以来,对于蒙古军来说,紫荆关和野狐岭就已经不再是军事重地,把守的兵员也少了很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想蒙混过关,也变得容易得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眼看一路上并没有碰到蒙古军,赵嫣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快到紫荆关时,她掏出竹子做的水壶抿了口水,开始用吴语哼着李清照所作的词《一剪梅》,一边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在沙石路上,全然不顾周围北方佬异样的目光。

    紫荆关外,两个蒙古兵拔刀出鞘、神情严肃,正在紧盯着来往路人的一举一动。要是平日很少往来于此的人或许还会以为这些士卒是在执行什么特殊任务,亦或者是有什么情况。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直来往于此的客商都明白,这两个蒙古兵不过是在装腔作势罢了,只要过路的商人能够老实地破财消灾,就可保证自己平安无事,至于一般的路人,他们也知道榨不出啥油水,因而也会“网开一面”。

    “赵嫣,你行的……”

    本来,看到那两个蒙古兵,赵嫣下意识地就把手伸进了包袱,准备摸出转轮手枪将他们直接撂倒。然而她转念一想,手却不禁开始颤抖,看来她的心还是太软,杀人也并非她的本意,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诉诸武力为妙……于是,按捺住内心的惊惧和紧张,她装出了一副正经矜持的模样,在蒙古兵的眼皮底下顺利通过了紫荆关。

    金中都,会城门。

    “王爷,达鲁花赤吩咐我等抓捕宋蛮子,若是发下海捕文书,恐事倍功半……”

    “韩大人,汝有何良策?”

    在会城门的城楼上,韩文林一脸谄媚地在给速浑察出主意。而速浑察只是一介武夫,脑袋里的智谋当然不够用,因此,这次抓捕宋蛮子的任务,他还是得靠韩文林来出谋划策……而作为“二鬼子”,韩文林对蒙古主子们的脾气那是了如指掌,因而对于功劳他从来是“不争不抢”,只把这些当做向主子求得“残羹冷炙”的方法。

    “王爷,在下知晓,此次潜入中都者不是别人,正是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赵嫣……如果下官没有想错的话,她这次肯定是来救萧媞和赵珍珠的……若是我等在牢狱中设下埋伏,她就插翅难飞了!”

    “甚好……”速浑察思索良久,终于露出了一丝诡谲的笑容:

    “依你看,何时开始为妙?”

    “从紫荆关到中都并不远,一日之内即可到达。下官以为,中秋佳节,正是赵嫣行动的时候……到时就让她们在暗牢里聚一聚吧!”

    虽然韩文林把“前景”想得十分地“美妙”,然而赵嫣似乎并没有打算在中秋节那天行动……相反,进入金中都之后,她首先在燕京牢狱附近找了家邸店先住了下来,然后开始通过打开的木窗偷偷观察牢狱周边蒙古军和狱卒的一举一动……

    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没有什么异常,三三两两的蒙古军仍旧像平常一样巡查,站岗,狱卒们在门前照样向探监者索取钱财,看起来可谓是“井然有序”。

    “明晚就去,绝不能再给那帮鞑子以布置陷阱的时间……”经过仔细观察,赵嫣发觉燕京牢狱左侧的土墙较为低矮,看起来大概只比她高了一个头。若是要爬过去,恐怕也较为容易……至于进去之后万一迷路该怎么办,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正当赵嫣筹划着明日晚上的营救计划之时,远在东川,经过长发一月的跋涉,余玠终于率军到达了重庆府……

    只不过,这次的就职仪式,余玠并不感到愉快,本来他还计划能够和彭大雅共同商议一下如何加强宋军在四川的兵力布置……然而,当他到达重庆之时,却听闻了彭大雅因为自己用电报上表“弹劾”而被免职挂冠而去的消息。

    “何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冒用本官之命……欺瞒朝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