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剥茧抽丝-《别惹太岁》


    第(2/3)页

    换言之,珊瑚缸的人口外流数量,本应该和云泽湖园区的人员流失数非常接近才对。

    云泽湖的人员流失数量在三万左右,而在珊瑚港的流动人口备案中,却显示这两年来,只有不到一万多人离开大荒。

    剩下的两万人去哪了?

    之前盗圣就曾说过,他怀疑冷度可能在园区内策划了某项大型的秘密实验。

    所以太岁猜测,这两万人,说不定,都被抓去做活体实验了。

    两万人啊,这个数量不可谓不巨大,但太岁知道,像这样的事,海廷是做得出来的。

    想当年,他师父姚玄宗,就是从一个大型实验基地中将他救出来的。

    那个实验基地,明摆着就是出自海廷的手笔,但海廷把事情做得非常巧妙,即便东窗事发,也能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所有的罪名,都让囚牛岭的苏家人承担了,这也导致了当初的外海第一世家苏家,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急速没落。

    除此之外,账目也不太正常。

    园区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海廷和冷家都在这个园区中进行了大量的注资,但到了去年下半年,海廷突然停止注资,而后园区里的资金就开始以极不正常的高频率反复更迭,有时候是一下子全部花出去,然后瞬间收回来,有时候是小规模更迭,但更迭方式非常怪异。

    比如去年七月中旬的时候,四号织布厂以七万多银钱收购了大量棉花,几乎就是在三四天后,榨油厂出售了一批食用油,所收银钱正好也是七万多银钱。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由于各个厂房的账面是分开的,而且账本中内容非常庞杂,记录方式也极不贵方,确实很难从相隔很远的两个本子上发现问题。

    更恶心的是,冷度管理园区的时候,竟然没有一本总账,导致太岁也是反复翻了几次所有账本之后,才发现两年下来,这个园区竟然完全处于不赚不赔的状态。

    太岁很清楚,像这样的园区,是绝不可能在两年内保持收支平衡的,第一年一定是只投不赚,如果厂区总管特别有能力的话,第二年有可能赚钱,但利润绝对不可能抵得过上一年的亏损。

    换句话说,像这样的园区,两年经营下来,一定是亏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