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吏治改革(三)-《汉元1836》
第(2/3)页
罗永寿乃是刘家嫡系,早在崇祯八年就到了刘家村,眼下已经接受完六年教育,便被拉出来四处锻炼了。
“阁老,现在一共有372人前来报名,但是大多都是读过一些书的,生员只有不到10人。”
“哎,这帮子生员”,刘锡命闻言一脸恨铁不成钢地拍在一旁的茶几上。
“阁老,衙门外来了几十位生员,说是要报名参加吏员招考!”
正在刘锡命生闷气的同时,一个小厮急吼吼地跑了进来,一边兴奋地大声喊道。
“什么?”
刘锡命和罗永寿两人全都一脸惊喜地看向门口。
总督衙门大门口,张三异转头看了看自己身后三十多号寻社好友,用不确定的语气看向前方的熊伯龙道:
“汉侯兄,咱们当真要去,这进去可就不好说了。”
熊伯龙年轻张扬的脸上露出一抹坚定的笑意,“哈哈哈,既来之则安之,鲁如兄,且去且去。”
几十人才刚刚跨入总督府衙门大门,身着书吏服饰的罗永寿便大笑着迎了出来。
一见到熊伯龙,罗永寿当即便记起了这个当日在鼓楼不断询问的士子。
“原来是熊生员,你们这么多士子前来,莫非都是前来报考吏员考试的吗?”
熊伯龙连忙见礼道:“正是,还请罗书办指点到何处办理。”
罗永寿脸上一抹喜意闪过,他一把拉住熊伯龙衣袖就朝总督衙门正堂走去,一边还朝后招呼道:
“走走走,大家请随我来,刘阁老听说众士子前来,特意邀请大家正堂相聚。”
“哗”
谭凤祯、张三异等人看向熊伯龙的目光充满了赞许,果然如汉侯兄所说,方一进来便得了刘阁老的青睐。
当下,一群人全都喜滋滋地跟着来到总督府正堂。
正堂之上,刘锡命高坐书案之后,一见到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同龄人,熊伯龙等人心中一边感慨一边齐齐躬身行礼。
“武昌府士子拜见阁老。”
“诸贤才免礼,来人,赐座。”
刘锡命显然颇在兴头上,竟然破天荒地为这些秀才赐座,引得一帮生员更加兴奋,这总督衙门还真是来对了。
才一坐定奉茶,刘锡命便捋须笑看向众人:
“方才罗记室说汝等士子全都是来报考吏员考试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