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汉元1836》
第(2/3)页
“新安伯不发一言,可是已有良策在腹?”
朝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纷纷转头看向这个政治明星。
自从杨嗣昌领兵中原之后,楚党竟然隐约有为刘锡命大壮声势的表现。
加上上一任首辅刘宇亮便是四川绵竹人,任内对刘锡命多有亲近,四川籍官员如杨文岳、吕大器等人也渐渐靠拢于他,此时的刘锡命已非昔日可比。
见崇祯充满期待地发问,刘锡命正了正心神稳步上前。
“臣启陛下,臣以为疫病并非上天降灾,疫病也并非不可治,只要朝廷应对得法,地方主印者敢于任事,则疫病数月可消。”
“不想爱卿竟然还懂医术,如此说法可有凭据?至于应对之法又该如何?”
相比于朝臣们的推诿乱语,刘锡命的这话说的斩钉截铁,立刻便给了崇祯一种他已经成竹在胸的感觉。
如此情形让崇祯精神一振,看向刘锡命的目光更显激动。
顶着满宫殿里的各式眼神,刘锡命淡定躬身回道:“疫病可治并非臣今日得出,古来历有名医救疫成功之事,臣便不再多说。”
“至于疫情本身,也并非世人所以为的是瘟神作怪,臣著书大同论之时,便多次提及,天下发展之要,在于格物,格物者,体天地之机也。”
“臣深研格物之道,已经通过自制放大镜、显微镜发现世间存在不少至小之物,名为细菌。细菌种类繁多,且遍布于天地之间,疫病便是因为其中一种有害之细菌而导致的。”
崇祯听得连连捋须沉思,其他没有听过刘锡命理论的大臣却如同听天书一样。
刘锡命没有继续发散解释,直接便提出自己的建议道:
“既然知道疫病乃是因为细菌所致,那么防治之法便在于如何断绝未犯病之人与细菌接触,同时尽量杀灭已患病者体内的细菌。”
“臣以为,要想阻隔疫病,一来要注意隔离,凡是有患病之人,必须与未病之人隔离居住,几处疫区也必须断绝交通往来,以免疫情继续扩大。”
“二来要及时施药,细菌致使人体发烧、高热等症状,可以以药草攻之,至于细菌一事,则需另外开发新药。”
“三来要为几处疫区备足粮草等物,凡遇疫情,百姓惶恐,士绅惊心,最易引起哄抬物价等事……”
敞亮的皇极殿内,刘锡命挺拔的身形矗立在两班朝臣中间的空地上,看得他身后的一帮朝臣目瞪口呆。
如果硬要用来形容这帮大臣的心情的话,恐怕只有“皆进士,何独秀”这一句话能够表达大家的想法了。
相比于一众朝臣或嫉妒或震惊的态度,崇祯对于刘锡命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极度的欣赏加兴奋。
虽然他素来喜欢那些会放空炮的大言之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喜欢任事的臣子,只不过因为识人水平有限,往往容易受人蒙蔽而已。
不过刘锡命却不一样,这名年轻大臣的能力是得到了诸多考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