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汉元1836》


    第(3/3)页

    但是温体仁马上又泼了一通冷水过来。

    “陛下,臣以为就算要改也不能如新安伯所说,先从地方改起,地方吏员毕竟关系到粮税征收,万一出点儿什么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温体仁这话让崇祯一下子冷静了下来,“那爱卿觉得应当如何?”

    温体仁做出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上前一步,“不如先从六部改起,各部书吏岂止千人,这些人历来搬弄文字、欺上瞒下,以至朝廷政令不能通达于天下诸臣。”

    “诸臣苦其久矣,只是碍于中枢重地,手握众多大权,即便是堂上官也不敢轻易撩惹,如此下去成何体统,不若就此机会先对各部吏员进行改革,以使陛下之意通达四方。”

    “若是六部改革可行,倒是再往下推广便是,若是不可行,那陛下大可直接叫停,影响也局限在京城之内,不损朝廷威名,陛下以为如何?”

    若是刘锡命在场的话只怕当场便要朝温体仁吐口唾沫,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眼下朝廷的根本之疾便在于各级官吏士绅中间商赚差价太狠,将本该属于朝廷的钱粮装到了自己兜里。

    中枢之中的吏员贪吗,当然贪,但是他们贪的是各级官吏的钱,跟百姓没有直接的关系,要改当然应当从地方着手。

    这样才有可能将已经陷入死局的财税体系挽救回来,可是按照温体仁这样的搞法,除了便于他争权夺利以外,只派再也起不到其他作用了。

    不过在崇祯听起来这话却是另一层意思了。

    “阁老这话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言,只是这具体怎么改,还请阁老那出个方略来再说吧。”

    崇祯一脸满意地坐回龙椅,“对了,这事既然是新安伯起的头,阁老还是要和他沟通沟通才是。”

    “陛下,八月就要乡试了,新安伯……”

    王承恩适时提醒道。

    崇祯皱眉摇了摇头,“不碍事,这又不会耽误多少时间,等他和首辅商量清楚了便是,具体的实施自然还是要由内阁来推动,到时他自回川便是。”

    “是是,主子想的周全”,王承恩赶忙点头哈腰奉承道。

    殊不知这一幕看得温体仁心头狂跳,这新安伯入朝不过短短时间,怎地连司礼监秉笔太监都要替他考虑了。

    温体仁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全靠着奉承皇帝上位,做事也都多赖自己所在的浙党,现在冒然出现一个似乎很受宠的新臣,温体仁内心的警惕性一下子便上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