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复社众人-《汉元1836》


    第(2/3)页

    “方今之世,清廉守直之臣不如贪渎曲意之人,岂不是君子德行不彰之故,依小弟浅见,不如从我等做起。”

    “守德者每多一人,则可教化者便多十人,长此以往,天下自然安定。”

    刘锡命这一番话虽未严厉批评,但听在屋中众人耳里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手中的美酒仿佛也没了味道。

    黄宗羲率先将酒杯放下,替刘锡命圆场道:“我这贤弟直言快语,皆因将诸位当做自己人,大家不要放在心上。”

    “不不不”,陈子龙连连摆手,“岂是刘贤弟之过,方才所言字字珠玑啊。”

    他环视屋内一圈,颇为感叹道:“我等结社,本就是为匡扶正道,端正朝纲,只是深陷江南之中,不知己身所短而已,如今有良言在前,诸君理当惊醒。”

    顾炎武端起酒杯祝酒道:“易经坤卦有云,不习,无不利,亦指习气深重,染之者防不胜防,刘贤弟此言颇为警示,我等当浮一大白。”

    “善,当饮一杯。”

    徐浮远、万泰诸生也跟着端起酒杯,屋内气氛不像方才那般凝重。

    李香君美眸流转,也为刘锡命递上酒杯。

    “不想公子竟有此志,香君也敬公子一杯。”

    陈子龙一边饮酒一边感叹:“原本我等还对贤弟所说大同论抱有疑惑,今日见贤弟为人,方知真有如此为国为民之士。”

    “只是你在论中所说,大同之道者,即无压迫无阶级之社会,放之今世可行否,需知人有贤愚、家有贫富,贤弟以为又该如何处理其间关系呢?”

    “大同者共富裕也,其核心要义,在于解放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刘锡命来了兴趣,要想出名自然要有两把刷子才行,他不怕复社众人提问,却怕大家都对此不感兴趣,那可才是真的无视。

    诚然,复社地处东南,和东林确实份属一脉。

    然而刘锡命相信,张溥当时创建复社,应该因为看到东林一脉官商勾结所产生的堕落。

    如今从今日聚会的众人来看,这种观点还颇有些道理。

    复社3000余人,其中大部分自然是鱼目混珠、沽名钓誉之辈,但也有如陈子龙、黄宗羲等高洁之士。

    刘锡命不需再自行猜测,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得很清楚了。

    陈子龙、夏允彝等人皆是抗清而死,如黄宗羲、顾炎武等虽未身死,但也从未入仕鞑清,可称得上求仁得仁、求

    义得义。

    有这样天然的盟友在场,刘锡命怎么会舍得徒然放手。

    即便这些人已然深受程朱理学之教,但是刘锡命换个念头,当初我党建基之时,其参与者还不都是从旧社会而来。

    旧土未必不能开新花,只看种花之人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