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汉元1836》


    第(3/3)页

    所以当他有了这个机会的时候,第一个要实现的就是对婚丧嫁娶这些礼乐制度的革新,其目的就是将其变得更加适应未来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这些想法全都体现在他对大祠堂的设计理念里面,整个祠堂没有修建围墙,而是和人民广场连成一体,构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

    祠堂建筑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部分,建筑风格更类似于日本的唐式建筑,每个部分都通过开放的阆苑相连,正中间是一块大的草坪和花园。

    当然,由于工期的问题,现在只完工了正对人民广场的正殿。

    为了给村子增添一些色调,刘锡命特别命令新建成的琉璃坊加班烧制了一批蓝色琉璃瓦,配合上正殿白色的墙壁,整个建筑看上去别有一番景致。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刘家村要先在大祠堂祭祀华夏先祖和紫微大帝,为了保证整个祭祀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大早就有许多人正在这边忙活。

    祭祀活动要由庙祝来主持,现在只能由周良才这个学房参事来顶上,他也是第一次主持上万人的大型祭祀活动,这几天都兴致勃勃地在现场指挥布置。

    “先生”,都不用人指路,刘锡命一眼便看见正拿了个大喇叭高声指挥飞檐上工人安装条幅的周良才。

    “祠堂这边准备的如何?”

    周良才笑呵呵转过身来,“这边都差不多了,紫微大帝神像、华夏先祖神位全都入了祠堂归位,香炉案几也已经准备完全,只等明天祭拜了。”

    “倒是你请的那帮道士不知道排练的怎么样了,明天的打醮可马虎不得。”

    “哈哈哈,这应该不成问题,马元静法师可是凌云山的高功,要不是我多方请托,他可不一定会来咱们这种地方。”

    刘家村供奉的是紫微大帝,本就属于道教人物,此外萌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信奉道教,还专门编制了《大萌御制玄教乐章》,所以祭祀祭典一般都是找道士来打醮。

    周良才这才点点头,陪着刘锡命一起朝祠堂正殿走去。

    正殿的穹顶有近三丈高,内部结构依旧采用的拱斗等传统技艺修造,殿内的四壁上端全都是糊纸的木格窗户,采光效果还算不错。

    刘锡命打算等到琉璃坊制作彩色玻璃工艺成熟以后,再将所有的窗户全部换成彩色玻璃窗,到时估计跟白皮的教堂有的一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