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我不是他的药-《心中藏之,何日忘之》


    第(2/3)页

    汪已桉回到车里,把包装好的黑胶拿出来,塞给何忘之。

    三张盘,重量却不轻。

    这时候巧婆婆也推开了里面的大门,穿过花园就可以来开铁门了。

    汪已桉忽然把手撑在何忘之身侧的铁门上。

    两人的距离拉近。

    何忘之瞬间警惕,她侧着肩膀,身子后退,眼神警觉地看着汪已桉,来开两人的距离。

    汪已桉还是蛮严肃的样子,“要不要来个告别吻?”

    “什么?”何忘之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身子撞在了铁门上。

    “咣当”一声。

    巧婆婆在身后不远处道:“来了,来了。”

    何忘之尴尬,赶紧扭过头对巧婆婆大声道:“地上湿,您慢慢来,我不着急。”

    转过头,对上汪已桉深沉如墨的眸子。

    何忘之捂着自己的嘴,假装要打呵欠的样子。

    汪已桉迅速凑近,在她的额头上一触即离。

    门被打开,何忘之还是愣愣的样子。

    汪已桉端正的站着。

    长得好,穿的好,举手投足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样子。

    巧婆婆笑盈盈地看着汪已桉,很满意的样子。

    “那我就先走了。”汪已桉说,简单地冲巧婆婆颔首,转身离开。

    他撑着黑色的雨伞,身着黑色西装。

    在昏黄灯光和细雨的映衬下,像极了电影里的美少年。

    “那我们进去?”

    巧婆婆的声音一出,何忘之才发现自己盯着汪已桉的背影看了很久。

    她的脸一红,赶紧抱着黑胶跟着巧婆婆回了家。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

    何忘之觉得有点歉疚,让老人等到这么晚。

    巧婆婆和忘之先去换好衣服洗个澡,再下楼来喝汤。

    何忘之的房间在二楼,推开门,室内温暖,还有玫瑰花淡淡的香味。

    整体的装修是欧式的风格,从窗帘到床再到浴缸。

    卧室挂着的油画是一片清新的雏菊的田野,很温暖明媚。

    何忘之放了一缸热水,泡在加入了玫瑰精油的热水里面,才觉得活了过来。

    早在洗澡之前,她就把助听器摘了下来。

    何忘之躺在浴缸里,慢慢地下沉,直到头埋进了水里。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冲出睡眠。

    重获空气让她有一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

    洗完了澡,何忘之换好了家居服,下楼,简单地喝了汤,然后便上楼,再洗漱一番,摘掉助听器,昏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何忘之慢悠悠地醒来。

    羽绒被子松软舒适,干燥的有种温暖阳光的感觉。

    何忘之拉开窗帘,天已经大亮。

    天气不似昨日的阴霾,明朗的让人心生欢喜。

    何忘之下楼,巧婆婆正坐在沙发上读书。

    见何忘之下来后,她撑着拐杖站了起来。

    何忘之赶紧扶着她坐了下来。

    “小小姐,你早上想吃点什么?”

    “我一会儿出去逛逛看吃些什么,您不要再忙了。”

    何忘之没有和老人相处的经验,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

    看了眼茶几的上摊开的书,是一个罗斯国作家的诗集。

    巧婆婆注意到了何忘之视线,笑了笑。

    “等你休息的差不多,我带你把家里都看一看,书房,储藏室还有露台,等差不多了,我就给养老机构打电话,就该搬过去了。”

    何忘之赶紧道:“巧婆婆,您替我爸爸守了这么久的家。我一直没有和你说一声谢谢,真的谢谢您。”

    “都是我应该做的。”

    “您不必着急搬走。我是这么想的,看你在哪里觉得舒服,我愿意为您请一个护工,住在家里照顾你。”

    巧婆婆连忙摇头。

    何忘之握住了她的手,“真的。我这个人平时不太会和人打交道,所以有时候说话可能比较直接。我说的就是我真正的想法。您在这里待了一辈子里,去养老院的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我真的觉得不太舒服。再就是,我是在C城上大学,果断时间就开学了,也不会回来。如果放假回来的话,您在家里,还可以和我做个伴。”

    何忘之说完,巧婆婆的眼泪都在眼圈里。

    何忘之不太愿意看到别人哭,赶紧说起了另一个事儿。

    “还有就是,这么多年,也一直没有人支付给您薪水。我想说的是,以后的开支都从我这里走,还有薪水,我也会补足给您。”

    何忘之现在手里有笔钱,自己花起来比较节省,但是该花的地方还是要花。

    “不用,不用,大少当年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一笔钱。我平时开支也不大。”巧婆婆连忙推拒。

    “不管怎么样,以后我会照顾你的。”何忘之说。

    事情解决完以后,何忘之被巧婆婆带着上楼,仔仔细细地介绍了每个房间还有一些具体东西的摆放。

    通过巧婆婆的介绍,何忘之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祖父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和教育家。

    因为年代的问题,他们早早的移民去了MGuo,后来形式变化,何忘之的爸爸则回国读书,他在大学毕业后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记者,但是某一天出门上班后就没再回来。

    “当时通信不发达,治安管理也不像现在这么好。”巧婆婆提起当年,还有点的难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