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辽都-《一剑开天》


    第(3/3)页

    本来就是他先动,本就站不住道理,哪还可能向这些无辜武者下杀。

    他们在李家门口看家护院,本身的职责便是阻拦狄宁这样的人。

    搞定了武者之后,狄宁踹开大门,走进李家之。

    轰隆一声巨响。

    两扇沉重的千年铁木大门飞起,重重落在李家精致的庭院之。

    好大的胆子,竟敢硬闯我李家宅院!

    一名大汉持狼牙棒,身后带着20多个武者迅速赶来。

    见到狄宁便喝道。

    狄宁感知了一下大汉的境界,摇了摇头,这人还是个小喽啰,依然不够分量。

    于是他大一挥,一整片的压缩真元甩向人群,将他们全部打晕过去。

    对于这种喽啰,狄宁也是懒得废话跟他们说了。

    只有遇到了李家真正的重量级人物,才有交流的必要。

    而后狄宁继续向李家后宅走去。

    这期间又有两波武者前来阻拦狄宁。

    第一波是四周住的近的武者,多为李家旁系血脉。他们境界也不高,只比先前看家护院的家丁们强上一些。

    这些人也被狄宁打昏过去。

    第二波人数较少,但境界上却有了很大的差距,其数人都达到了八、九品境界。

    狄宁猜测这些人应该是李家的直系血脉,不过其仍然没有他想要的人。

    于是他们也被狄宁打昏过去。

    再往前走,狄宁来到李家宅院的心处,这里已经称得上是真正的李家后宅了,居住的都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果不其然,没有让狄宁等待多久,他刚刚踏入后宅之就听到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随即庭院一扇房门被推开,一位年人走了出来。

    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衫,头发很长,在头顶束起,上面还带着一顶星道冠。

    道士打扮的年人在狄宁身前不远处站定,姿势变换,对狄宁打了个稽首说道:不知阁下硬闯我李家有何贵干?

    狄宁感知了一下年人的境界,发现其是十品巅峰境界。

    心下点了点头,心说就他了。

    我来李家只为一件事。

    狄宁说道。

    哦,阁下不妨说来听听。

    李君临说道。

    我需要从你们的宝之,取一些材料。当然并不是白拿,我会给你们一个承诺。将来你们可以让我为你们做一件事。

    狄宁正色道。

    李君临神色不变,缓缓点了点头:听起来倒是合算的买卖。

    与北都时的情况不同,那时狄宁只是十品修为,他说用承诺换珍惜材料自然是没人信他。

    但是此时狄宁已经有了11品的境界,已经是上五品的大宗师,站在山巅上说的话便管用了许多。

    十品与十一品别看只有一个境界差距,但两者却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不说境界之间战力的差距,就单单是晋升11品之后所增加的00载寿元,便让五品武者与上五品武者之间拉开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不知阁下想要多少数量的材料?

    李君临问道,语气不卑不亢。

    他看出了狄宁乃是上五品境界。但李家身为辽都第一家族,其底蕴自然丰厚。

    李家族长老也有几位上五品大宗师,并不害怕狄宁在这里乱来。

    李君临有底气,如果狄宁真的为非作歹的话,那么他就会请老祖出关,让迪宁见识一下大家族不是那么容易欺负的。

    多则十数件,少则两件。

    狄宁说道。

    有了北都金家的经历之后,狄宁知道剑灵所需求的材料太过稀少,一个家族有十几种就已经算是多的了。

    在北都的时候,甚至很多家族连一种都找不出来。

    闻言,李君临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狄宁狮子大开口要将他们李家宝搬空。

    那样的话他就逼不得已要请老祖出关了。

    好,阁下请跟我来。

    李君临带着狄宁在李家穿梭,很快便走到宝之前。

    在这一过程,李君临他们从很多昏迷的武者身边走过。

    李君临却看都没看他们一眼,视线始终没有停留在他们身上,就好像他们不存在一般。

    是个聪明人。

    狄宁看到这一幕,在心说道。

    随即李君临打开宝,对狄宁做了个请的势。

    阁下请自取。

    李君临这一动作显得落落大方,既然他已经答应了狄宁的要求,便任由狄宁随意拿取,也没有跟着狄宁进入宝之的打算。

    狄宁点了点头,对李君临的做法很满意。不说别的,李君临的这种态度就让人很是舒服,相比之下,北都的金族长就不那么聪明了。

    到你干活的时候了。

    李宁拍了拍剑鞘。

    然后剑灵从其钻出,她飞到宝之,无数青丝延长开来,在整个宝肆意纵横,勘察着每一个材料的属性。

    很快,剑灵又重新从宝飞了出来。

    此时她的头发上已经卷着十多种珍稀材料,她对狄宁点了点头,便带着材料钻入剑鞘之。

    李族长,我只拿取这些材料。今日赠宝之情,日后我狄宁必当加倍奉还。

    好,有阁下这句话便足够了。

    李君临点头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