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凡尘纪》


    第(2/3)页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目光落在了昨天收集苔藓的那片石壁上。石壁缝隙中,他看到了一些细小的、几乎透明的节肢动物在缓慢爬行,外形类似蠹虫,但通体晶莹。

    “洞察”扫描:结构简单,能量水平极低,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几丁质,未发现致命毒素或寄生虫。

    “就是它了。”陈凡没有犹豫。生存面前,口腹之欲是奢侈品。他捕捉了数十只这种透明小虫,用捡来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贝壳作为容器,又找了些干燥的苔藓引火——这里的植物含水量极高,引火极其困难,他花了很大力气才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了一小堆篝火。

    将小虫放在烧热的石板上烤熟,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类似烤虾壳的气味。味道谈不上好,但吃下去后,胃里终于有了充实感,身体也暖和了不少。

    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陈凡开始向悬崖上方探索。他需要更高的视野来了解这片区域的全貌。

    攀爬异常艰难。岩石湿滑,长满粘液,那些扭曲的植物枝条有时会突然缠绕过来,带着微弱的麻痹毒性。陈凡依靠精准的身体控制和“洞察”预判,有惊无险地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才登上了崖顶。

    崖顶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放眼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暗灰色的荒原,点缀着零星扭曲的怪树和巨大的、风化严重的奇异骨架,不知属于何种生物。荒原尽头,隐约可见连绵的黑色山脉轮廓,山体形态狰狞。天空依旧是那片令人压抑的灰蒙,没有太阳,也没有云层流动的迹象,光线来源成谜。

    最令人心悸的是,在这片广袤的死寂世界中央,也就是他之前看到的那个巨大死水潭的方向,视野的极限处,似乎有一个极其庞大的、模糊的阴影,如同一个倒扣的碗,笼罩在大地之上。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看清细节,但那阴影给人一种极其古老、沉重、甚至……“活着”的感觉。昨晚听到的呜咽声,似乎就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

    “那里就是这片地域的核心吗?”陈凡心中震撼。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诡异和危险。

    同时,他也在崖顶发现了一些人类活动的痕迹——几处早已熄灭不知多少年的篝火余烬,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碎片,风格同样古老。这说明,这里曾经可能有过人类或类人智慧生物生存,但显然已经废弃了很久。

    “有文明痕迹,就意味着可能有遗迹、知识,或者……离开的线索。”陈凡精神一振。生存之后,下一步就是探索和寻找归途。

    他记下了核心阴影和山脉的方位,开始小心地向下探索悬崖的另一侧。这一侧坡度较缓,连接着那片广袤的荒原。

    在下到半山腰时,他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一个被藤蔓和碎石半掩埋的洞口。洞口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虽然古老,但比滩涂上那个木箱的年代似乎要近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