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令人费解的是,文后在接到这一道道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之后,迟迟没有任何动作,任朝中群臣急得团团转,她却不发一言。 直至北娄兵临晋州,文后才召集群臣,公布她的御敌方案。 殊不知,她早就命兵部暗中集结了十万援军,已分批奔赴晋州。至于领军的统帅,她决定任命定远将军程暮云为正四品忠武将军,河东道行军大统帅,领军出征。 文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暮云是否愿意接受兵符,为国效力。暮云自然只能答应,文后当场授予兵符和战袍,命其即刻率最后一批骑兵奔赴战场。 原来并非文后轻敌,而是我小看了这个女魔头!让暮云领兵抗击北娄,这真是一计通杀四方的绝招啊! 暮云既然不承认自己通敌叛国,那他作为大盛将领,率军御敌是理所应当的。他若胜,固然最好;他若败,那就怪不得文后无情了,诛他全族都不为过。 巴勒那要求大盛交出暮云,文后的确满足了他的要求,只不过是在战场上相见罢了。他若败,一切免谈;他若胜,就意味着暮云打了败仗,战场上刀剑无眼,暮云彼时是否活着都是未知数…… 从兵力上来看,北娄总共发兵十三万,即使有部分伤亡,兵力也不会低于十万。而我朝虽也有十万兵力,但北北娄军队历来以凶残冷血著称,独孤将军上一次击败北娄时,也是以十万对阵北娄六万兵力。且当时北娄的目的是攻城掠地,还要分出兵力来驻守已攻占的城池。而此次巴勒那显然志不在此,故而十万对阵十万,我军并没有太大胜算。 与此同时,文后没有将暮云亲自训练的雄鹰军拨给他,暮云又是头一回作为统帅领兵出征。统帅在军中没有威望,兵和帅之间毫无默契,都是用兵的大忌。加上这两点,我军的胜算又大打折扣了。 这些我能想得到,文后自然更了然于胸。虽然她可能有意为难暮云,但作为一国统治者,她绝对也不会希望我军一败涂地、北娄军长驱直入。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答案很快揭晓。 待暮云离开后,文后告诉群臣,她将任命一位都监,负监视刑赏、奏察违谬之责。同时她还会将另一半兵符交于都监,凭此兵符可调动河东道境内所有的兵力。 原来如此,真的是机关用尽、老谋深算啊!这样一来,既能测出暮云是否真心为国,也不至于令大盛陷入万劫不复。她既然能安排这一后招,说不定还有另外的双重保险。 文后让群臣毛遂自荐,但大殿里始终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要知道,这可是群一路忍辱负重、披荆斩棘的千年人精,利弊好歹一想便知。这样一个烫手山芋,试问有哪个人敢接? 要说愿意,盈盈是肯定愿意的。只可惜文后并未召她入宫,也绝对不会同意一个已与暮云拜过堂的人来当这份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