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下午天气凉快的时候,陆菱带着陆衡出了门。 她循着徐氏给她指的路,出了村,一直往南边走去,在与邻村接壤不远处的地方,瞧见了一座崭新的四月书斋。 门口围着不少人,大人小孩站成一团。 见此,陆衡眼底氤氲着浅光,目光十分向往。 他乖乖的牵着阿姐的手,亦步亦趋的跟随着她的脚步,来到了书斋前。 堂前有一个书童,摆着一张案台,正在写写画画。 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青衣,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应当三四十岁,唇上续着短短的胡子,笑起来如沐春风。 有人从他身旁经过,都会笑呵呵的喊上一句。 “夫子好。” 陆菱跟着众人身后,在书童处领了一个签子,又做好了登记,这才去到了那位夫子跟前。 “咱们四月书斋刚刚修葺完毕,现在是招生阶段,诸位若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去书童处做下登记,然后随我一道进书斋参观一下。” 夫子话音落下,旁边有人禁不住插过来一句。 “夫子,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一问。” “请讲,韩某一定知无不言。” “那个……请问要来这里念书的话,一个月需要多少银两?” 韩亦朝着妇人看过去,脸上带着笑意,“书斋之后会分为基础班和进阶班,两个班所需要的银两自然也是不同的。” 话音落下,人群中议论纷纷。 “他的意思是,学生们还要分开上课吗?” “应该是吧,可惠群书屋一直都是一个班呀,学生们在一起上课才有意思呢。” “对呀对呀,他为什么要给学生们分开?难不成要按照给钱多少分班吗?” “哎呦,可真够黑心的!” 说着说着,就有不少人带着自家孩子离开了。 留下来的人,脸上的神色也十分精彩,看向韩夫子的时候,也没了一开始的礼貌和敬畏。 这时候,有人便问了。 “夫子,学生们不能都在一起上课吗?为什么还得分开。” 韩亦笑笑,缓缓道:“学生们的天资,能力各不相同,若只是分一个班,怎么能让学生们进步呢?当然得按照进度了。” “说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呸!你懂什么,我看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你想想,若是日后他说你家孩子进度不行,不能再留在这个班里,咱们是不是还得想办法送点钱去平息这件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