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闻言,宋青苑瞥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国子监是大齐朝最高学府。” “这里面的监生,随便抓出来一个,就是官宦子弟,岂是咱家那小学堂能比的。” 就说新入学的那十名监生,各有各的身份,即使出身商家,可能把生意做的这般大,必是朝中有人。 家族的子弟,亦有不少为官者。 再说大郎,三郎二人,不同样也算是官宦子弟吗! 虽然官职不高,在这国子监中亦是垫底儿的存在。 “那倒是!” 宋诚义听罢,闭上了嘴。 他一个正八品的工部行走,与这些官宦子弟的亲长,实不能相提并论。 “唉!” 宋诚义轻叹一口,嘴角一撇,他的官还太小了! 怪不得他闺女说,走在京城的街道上,随便掉下来个盆砸到的人,都比他的官儿大。 不过,好在他还有一个做县主的闺女,他还是镇北候未来的老丈人。 想到这一层,宋诚义的精神又重新抖擞起来。 而此时,迎新正式开始。 林祭酒作为国子监的第一号人物,率先上前讲话。 “国子监作为大齐最高学府,一直秉承着的,是儒家教育。”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有教无类,便是所有为师者,需要达到的师者境界。” “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 “悌……” 林祭酒洋洋洒洒的,把儒家思想分说了一番。 末了,他进入整主题,正式道,“老夫今日要说的,便是儒家思想中的仁义二字。” “富贵不忘本,乐善好施,以一己之力帮扶百姓,这是仁。” “捐赠国学馆,大庇天下寒士,这是义……大义!” “如此仁义之家,是我国子监该敬重该推崇之辈。” “十名从仁义之家所出的晚辈,入我国子监就读,实属国子监之幸,亦是众位监生之幸。” “从他们身上,感受仁义教化之道,感受为善之乐,感受……” 林祭酒口口不离仁义二字,一顶高高的帽子,扣在了十名监生身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