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短短月余,便消瘦的如同枯骨。” “宁国公府为此请了不少道士,高僧做法,仍毫无用处。” “后多方打听才得知,是因其神魂不稳。” “若想破解,必须戴这六字真言珠,稳定神魂,方才能解。” “那宁老太君得到了吗?” 宋青苑轻声询问,眼中带着好奇。 刚才太后已言,非大德大善,于国于民有利之人不可得。 太后娘娘曾经辅政,把圣上培养成当世明君。 这也算是一种大德大善,于国于民有利。 而她呢……种出冬小麦,制出千里镜,建立福泽村。 这些在他人看来,也算是一种善举。 那么宁老太君呢…… 太后微微点头,“宁老太君性情宽厚,待人和善。” “年轻那会儿,经常在城门前行善施粥。” “饶是这样,宁国公也苦苦哀求一个月,才从普惠大师那里,求到一颗六字真言珠。” “同时承诺,宁国公府内斋戒三年,布施三年。” “并且此珠只借十年,十年一过,必须归还。” 太后说着,握上了手中的佛珠。 摩梭着道,“就连哀家的这串,也需在哀家仙逝后送还,不得作为陪葬品一同入棺。” 太后看向宋青苑问道,“你的这串佛珠,普惠大师可曾言明,何时收回?” 六字真言珠既定魂珠,数量稀少,即使尊贵如太后,也不得拿去做陪葬品。 “我……”宋青苑一愣,缓缓摇头。 “普惠大师赠予我时,并未言明。” “可能待时机成熟,便会收回吧……” 宋青苑暗暗的想,可能待她彻底融入这个世界,就是这串佛珠离她而去之时。 她也未曾想过要独占。 既然珠子如此珍贵,又如此神奇,还是要送到用得到的人手里,才能体现珠子的价值。 “能得普惠大师主动送珠,苑儿必是有功德加身之人。” 太后说着,唤过桂嬷嬷,“去把哀家新抄的《妙法华莲经》拿过来,赠于苑儿。” “是!太后娘娘……” 桂嬷嬷应着,转身进了里间。 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把一本制作精美,带着檀香气的经书,放到了宋青苑手里。 书面上正写着,《妙法华莲经》五个大字。 “谢太后娘娘!” 宋青苑把佛经,珍重的捧在怀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