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从青阳镇到宋家村,路过榆林县城,由于天色已晚,宋家众人没有赶路,而是留在了县城的宋宅。 第二天一早,宋老爷子带着周氏,宋惠英,郑悦等部分人回了宋家村。 二房的宋青苑,李氏,宋诚义,二郎则是留了下来,他们要帮着二郎置办聘礼。 待一切准备就绪,即刻启程南下,迎娶沈碧青。 “二哥,你打算拿出多少银子置办聘礼,你说出来我听听,咱们也好划个章程,有个计划。”宋青苑问道。 当时从南方回来,二郎宣布定亲之后。 宋老爷子就把众人叫到堂屋,当众交代,给二郎置办聘礼公中出的银子,参照当时大郎的标准来。 也就是说,无论是大郎,还是二郎,三郎,四郎,宋家公中将一视同仁。 对于这一点,宋家众人没有意见,毕竟宋家已经分产。 说实在的,公中的资产确实不多,真正的大头,还是掌握在各房手里。 而二房这边,李氏,宋诚义不当家,全靠着挣宋青苑的月例过活,自然拿不出多余的银子,给二郎置办聘礼。 故而二郎的聘礼,只能他自己出。 好在二郎这些年,攒了不少老婆本,拿得出这笔钱。 “对呀二郎,你打算拿出多少银子?” 听了宋青苑的问话,宋诚义,李氏也来了兴趣,目光灼灼的看向二郎。 他们也好奇,这个儿子手里,究竟有多少银子。 二郎条翘起腿,痞里痞气的扫过三人,慢慢的伸出一根手指,“这个数!” “一千两啊!”李氏说道。 “乖乖,一千两也……不少了!” 当初大郎娶妻,孙氏几乎把家底儿全部拿了出来,也不过凑了一千两。 这回他儿子出手就是一千两,李氏摇头晃脑,暗暗得意。 瞧瞧!她闺女她儿子就是有出息,还没等李氏摇完,只见二郎摇了摇头。 “错了,不是一千两,是一……万……两……” “啥?一万两!”李氏尖叫出声,险些喊破了喉咙。 宋诚义挠了挠耳朵,表情震惊,“儿子,你再说一遍,到底是多少,爹没听清楚。” “一万两!”二郎重复。 真是一万两,李氏,宋诚义一眼,心扑通扑通跳了起来,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李氏道,“儿子呀,一万两是不是太多了,这就是娶个亲,给他们那么多干啥。” 李氏心疼不已,虽说已经夸下海口,要好好置办聘礼。 可一万两也太多了…… 李氏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银子。 宋诚义也是一脸肉疼,不过他比李氏机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