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房一侧是豆芽房,另一侧被李家住着。 三房的话…… 宋诚忠抬头,“爹,要不把老宅的三房改成私塾怎么样?” 宋老爷子想了想,刚要点头。 宋青苑的声音响起,“爷,咱们不如圈块地,重新盖私塾吧!” “作坊这边我已经承诺,在咱家干满两年,家里的孩子,就可以免费入读。” “将来私塾的人,肯定不止这点,增长是一定的。” “就是把三房改了也不见得够用。” “而且和针线作坊在一起,也不方便。” 针线作坊这边全是女工。 需要做活。 那边蒙童学习,难免互相影响。 “这倒是个事……”宋老爷子陷入沉思。 当初建作坊,就是为了给村里的孩子,一个读书的地。 并不正规,地方也很简陋。 若是想办大办好,来这启蒙的人多起来,肯定不能这么混着来。 可圈地,宋老爷子也有自己的顾虑,“圈地建盖需要的银子太多……” “没有几十两下不来!” 闻言,宋青苑抿嘴笑了。 她现在不缺几十两。 她想建的私塾,也不是几十两能盖下来的。 “爷,盖私塾的银子,我来出!” “盖完交给大伯管理!”宋青苑看向宋诚忠。 “私塾算是整个宋家的,凡是在宋家干活的雇工,均有资格送孩子,来读书。” “免束脩!” “宋家村的孩童,来启蒙,免束脩。” “宋家的姻亲,送孩子来,束脩也是免得……” “还有……” “停!停!停!”宋诚忠急忙打断。 “都免束脩的话,那去哪挣银子……” 没银子,他还开啥私塾。 “大伯,别急!”宋青苑伸出手,安抚性的压了压。 “咱们这个私塾,可以建在客运站边上。” “这样一来,靠近镇上。” “镇上的蒙童,其他村子的蒙童,都可以来这启蒙。” “咱们还可以盖像县学一样的宿舍。” “这样孩子不用来回跑,不用来回接送。” “方便!省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