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来自红叶村的庄头接着说道:“老奴种了一辈子的地,真没见如此高产量的的农作品,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夫人找来的这些新种子,不仅好打理,还不怎么费劲,偶尔浇些水,就能收获如此高的产量,真叫老奴吃惊不已。” “如果不是我们亲自种植打量这些农作物,老奴也不敢相信这些东西产量如此之高。” “夫人,这些农作物还能不能再种一季?要是一年能种植两次,那么这些产量岂不是更高?” 大坝村的庄头的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不由自主的向李书兰望过去。 身为佃户他们很清楚有些东西一年可以种植两季。 不过他们对这些新品种不太清楚,只能询问眼前的人。 “应该可以吧。” 李书兰知道有的可以,有的恐怕不行,“你们可以试一试,你们也知道怎么留种,回去后你们可以试一试。” 看着眼前的人,她又道:“今年种植出来的这些东西,主要还是用来留种子,明年我要你们大量种植这些新品种。 你们回去规划出地段差一点田地也用来种植,你们应该明白,特别是几种薯类产量特别高,比起种水稻小麦这些主食更容易收成。” “夫人放心,老奴都会安排妥当。” 顾老头回应,“有些比较缺水的田地确实收成没那么好,换上种植这种高产量的农作物确实比较划算。” 其他庄头跟着点了点头,亦赞同这个观点。 当然主要是他们看到摆在眼前的产量,要不然视耕田为命的他们绝不会同意这种打算。 “对了,我们作坊准备再招收一些人。” 李书兰想到作坊还缺少人手,趁着这个机会跟他们提起,“你们回去可以挑几位品性不错,做事也勤快的年轻人送过来。 当然我还是那句话,你们挑得人要对他们负责,送来的这些人出了什么差错,你们同样承担责任受到惩罚。” “夫人,老奴明白。” “夫人放心,小的知道这点。” “老奴不敢糊弄夫人。” …… 庄头们早知道这一点。 他们心里都为自己管事的佃户们感到高兴。 毕竟在田里扒食不如进城来做工,起码不用风吹日晒,日子肯定比在庄子里过得要好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