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人闲了,嘴巴就更闲不住,杜绝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它。 她不当一回事,别人要说就说呗。 得罪她的多了,公爹没当梁州府的知府之前,她不也照样让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譬如熊武。 所以,她用得着仗势? 许是她这里没动静,府衙那里也没动静,大家说得多了,说得没劲了,也就渐渐的不说这个了。 二月春风吹又生,三月春风草香,万物复苏,十里八村的,都进入了春耕的农忙之中。 对于换了新知府,远在村里的庄户人家,最大的感受莫不就是,原来新知府是许东家的公爹啊? 这下好呀,跟着许东家发家致富有肉吃,现下朝中有人好办事,州里有个啥动静的,他们不也能随时看许东家的风向? 于是乎,许三就发现了大大小小诸多的怪事。 比如,她想着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两个小家伙爱干净,换洗衣服换得勤,就打算多给他们做几身春衣。 嗯,两个小家伙做了,七也得做啊,她奶也得做啊,爹娘也得做啊。 然后就让人去买了不少布匹回来。 布柔软,尽管有条件可以买更好的绸缎啥的,但她还是给两个小家伙包括七都做细的衣裳,穿着舒服,也经实。 然后,她这里布刚买回来了,镇上的布庄里的粗布布这些的一个集就卖空了。 再比如,她好那口果子酒,想着她奶他们也喜欢喝,正巧买回来不少青果,又正好路娘会制果子酒,所以就让人去买了不少酒回来,打算一次性多做点,放在那里慢慢喝或者送人都行。 然后,她这里酒刚拉回来,转天镇上的酒铺子里的酒就不够卖了。 诸如此类,就不一一细数了。 于是,许三就懵了。 见他们孤山村的人买的是最多的,许三便不由去找了村长问,“村长爷,咱们村这是都要扎堆办喜事?” 村长:“三你这是听哪说的?啥扎堆办喜事?这该讨媳妇的该嫁女儿的都差不多了,哪里来的这么多喜事办呢!” 许三就道:“要不然这酒的布的的咋都在买呢?” 也跟风买了很多囤着的村长:“……” “这不是我就好这口酒嘛!大家见你买这么多,都以为这些东西要涨价呢!所以趁着没涨,用得着的就多买点呗!” 许三:“……” 敢情原来是这么回事? 了解了事情原委的许三实在是有些忍俊不禁,得了,她成看风向的了。 幸好跟她风的只有十里镇下头这些村子,要不然,那可是物价不涨都要涨了。 为此,她少不得要叫人去跟这些人说道说道,这才消停了不少。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