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许家就三亩田,就在山坳子里这一片,出了门走十几步就能到田里,近得很。 天不亮的,老许头和许大茂父子三个就带着田宽几个,拿着镰刀就往地里来了。 绞谷穗的绞谷穗,割稻草的割稻草。 虽说他们家现在住得是大宅子,并不需要草垛子修屋顶了。 但天冷起来家里作坊就要开始做黄豆腐,这稻秸秆可要得是,自家田里的,自然要好生生的收集起来的。 许三起床后往外头来时,他们谷穗都绞下了满满几麻袋了。 许三想着动作快些,早点去村里的打谷场脱了粒,免得跟人挤,完事了家里还要忙着收魔芋呢。 然后便招呼着家里得空的都来帮着打谷子,收好的谷穗就直接拉去村里的打谷场脱粒,脱好粒了再拉回家里来摊晒。 人多动作快,不过三天,老许家三亩田的谷子就全都收完并且脱好粒晒上了。 相比之下,村里其他人才正开始呢。 晒谷子不用他们管,老许头父子三个也没闲着,老许头转天就帮着堂弟许满田家里去打谷子去了。 而许大茂和许二茂也都分别往自家丈人家去帮忙去了。 亲戚家向来就是这样,谁家干的快干完了的就去帮着亲戚干,反正饭管饱,就是出把子力气的事儿。 打谷子累人,干的都是力气活,脱一层皮那都是小事,所以大家也都不吝啬,便是往常日子难过,在秋收之际,也是要吃肉的。 更别提如今,不说其他村了,反正孤山村的家家户户是不缺这个吃肉的钱的。 淮水河的铺子摊子生意便每天都热闹得很。 但过路的人少了,食肆生意差了点,倒是食铺里的米豆腐凉皮这些都卖得快得很。 许三见着,便打算往山里去一趟,反正没事,打两头野猪回来,放在食铺里卖给乡亲们,也是不错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