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中大旱,至今才稍稍缓过来。 贞观三年,迎战突厥,兵力十几万,波及,秦,陇,晋等地。 贞观九年至贞观十年春,对吐谷浑用兵,发兵十万余。 这两次大战,几乎掏空了国库。 正如你说的,吐蕃勒兵二十万,那咱们起码也需要十万兵力方能应对。 这需要多少粮草辎重,你可明白?” “臣附议!”紧跟着韦挺,杜楚客等人也纷纷附和。 别以为李泰身边就那几个人,朝中有很多大臣其实都已经被李泰给收买了。 这死胖子才是真正的笑面虎,表里不一。 李承乾给杜荷使了个眼色,杜荷急忙出列,“陛下,臣以为苏县伯言之有理,只有千日做贼,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明知吐蕃贼心不死,难道咱们还要刻意奉承? 咱们大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唯唯诺诺了?” “不错,臣以为苏县伯说的对!” 紧跟着,赵节,十大罗汉都纷纷出列,就连房二愣子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李承乾冷眼看着李泰,就你有人? 他就没人了? 眼看双方又吵起来,李二急忙摆手喊停,随即看向了李靖,“药师,你怎么看?” 正看好戏的李靖脸色顿时一苦,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龙亭县伯说得对,以不变应万变才是。 这赐婚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若是赐婚之后,吐蕃转头来大咱们,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李二点点头,这件事说到这里就行了,毕竟现在还没打起来。 而且吐蕃得使者也还没到,变数太多。 李二道:“这件事就说到这里,吐蕃使者进京,鸿胪寺那边要第一时间知会朕。” 两边偃旗息鼓,苏澈首秀小试牛刀,虽然李二没表态,但李靖这等明哲保身的人都站苏澈了,可见他的确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从李泰等人阴沉的脸色便能看出来。 “还有没有奏?”李二再次问道,“若无奏,便退朝!” 话落,李承乾急忙道:“臣有本奏!” “讲!” “今日,龙亭县伯向东宫捐赠了一批藏书,共计九万余卷,臣打算在长安县选一块地,修建皇家图书馆。 这皇家图书馆,面向所有人,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学士,都可以入内看书。 不仅如此,臣还打算在天下主要的州府修建类似的图书馆,以满足天下人的需求。”李承乾朗声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