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妄言-《天子宁有种》


    第(2/3)页

    “然御驾亲征,非同寻常将帅独自领军。此次随行的还有范相、王相等诸公重臣。陛下御营所在,便是整个朝廷的中枢所在。”

    “粮秣转运、民夫征调、器械修缮、营盘构筑乃至百官调度、文书传递,这些千头万绪的军需庶务,自有有司官吏替你分担。你这随驾都部署,核心职责只在‘兵马’二字。”

    说到这,魏仁加重了语气,目光直视李奕:“李都使你的首要之责,便是统领好直属护卫陛下的精锐马步诸部,确保圣驾万全。并要协调好各路随征部队的行军序列、宿营警戒、临战布防。至于那些繁复庞杂的要事,自有范相、王相他们运筹帷幄。”

    李奕闻言,拱手拜道:“属下明白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魏仁浦微微颔首,停顿片刻,忽又话锋一转,道:“于你而言,这正是一个极好的历练机会。不必如独当一面的大帅那般,需事无巨细,总揽全局,心力交瘁。有陛下坐镇,有诸相分劳,有宿将辅翼,风险可控,正是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你只需专注于军阵本身,悉心体会数万大军调动、各部协同的要领,以及临机处变的章法。陛下此意,便是要你在相对稳妥的环境里,为日后独掌方面、统领大军打好基础!”

    这最后一番话,才是关键之处,如同拨云见日,瞬间点明了皇帝任命背后的另一层深意。

    李奕立刻反应过来:“多谢魏公指点迷津!”

    “嗯。”魏仁浦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明日朝会,各项诏令便会明发,包括各部行军序列、开拔日期、粮草转运路线等等。你既已心中有数,此刻回去,便可开始思量中军各部的具体安排,尤其是陛下的行在亲军,务必挑选最为精锐可靠之人手。”

    “属下遵命!”李奕肃声应道。

    “去吧,好生准备。三日之后,大军便要挥师南下!”魏仁浦挥了挥手,重新将目光投向桌案上的文牍。

    李奕躬身告退,走出枢密院公廨。雨丝拂面,带来一丝清凉,也让他纷乱的思绪沉淀下来。

    他突然想起昨日向训给自己“通风报信”时提及的几句话——“虽范相及几位老成持重之臣,担心你年纪尚轻,资历太浅,不能当此重任。然官家力排众议,决意用你。”

    李奕望着远处宫阙的飞檐斗拱,心头细细琢磨了一下,觉得魏仁浦绝非一时兴起找自己谈话,更非单纯的点拨自己几句。

    这极有可能……不,是必然经过皇帝的首肯和授意!

    皇帝或许因身份所限,有些话不便明言。于是借由魏仁浦这位枢密重臣之口,将这份带着期许的“圣心”传递过来?

    但让李奕想不通的是,世宗柴荣为何如此器重栽培自己……单单是因为自己打仗够猛?自己差事办得不错?亦或者自己的姻亲身份?

    许多事都不能过多琢磨,越琢磨只会越疑惑。

    李奕现在就有这种感受,他确实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但好在他心里也明白,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距离皇帝的视线就越近。

    前方的路并非坦途,今后他的每一步,都要走得稳,走得正,绝不能给人以可乘之机。

    ……

    距离禁军出征仅剩三日,除了军务之外,李奕准备在自己离京前,尽量将一摊子事都给安排妥当,方能无后顾之忧。

    否则等他再回来东京,或许就要到显德四年了。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李奕将赵普、罗彦环、楚昭辅和王仁赡四人召至衙署值房。

    没有多余的废话,他开门见山道:“我欲以赵普为幕下掌书记一职,楚昭辅、王仁赡你二人为孔目官。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虽是问询的口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赵普眼中亮光一闪,楚昭辅与王仁赡则是面露喜色。三人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撩袍拜倒:“属下等蒙节帅信重,恩同再造!定当誓死追随,尽心竭力,万死不辞,以报节帅知遇大恩!”

    “好!”李奕微微颔首,对他们的反应甚为满意。

    “既如此,明日我便将保状呈送枢密院承旨司。节度判官以下的幕职僚佐,多由主帅自行征辟。况且我遥领的仅是虚衔,不干预地方民政,于朝廷法度无碍。想来朝廷诸公,当不会在此等小事上驳回。”

    待三人退至一旁,李奕的目光转向肃立的罗彦环。

    “罗将军。”

    他的语气带上了几分赞许,“你于营建龙津街市一事上有功,然你隶属于开封府下的军巡院,我不方便帮你直言请功……”

    罗彦环心头一紧,但听李奕继续道:“但我已拜托枢密副使王公替你上报,这两日内,嘉奖的文书应当就能下来,你且安心等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