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季汉。 刘备等人看着天幕,想到了当初如惶惶丧家之犬的时候。 “心怀信念的人眼里是有光的。” “他们能在漫漫长夜中看到黎明。” “能在最艰难的时候砥砺前行。” 曹操听得心中五味杂陈。 光。 他也曾有过。 …… 刘宋。 “身体的力量是暂时性的,每个人都有声嘶力竭的时候。” 刘义隆听到刘裕的这番话,一脸的你在逗我。 你一人砍一千的时候可你看出来哪里力竭啊。 “但精神的力量往往能支撑着人们在最艰苦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能让人永远铭记。” …… 【当然,用读书人做军官,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读书人容易夸夸其谈,眼高手低,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因此曾国藩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用,在“士人”之中,他还有一条十二个字的标准。】 【“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回顾大明朝廷,可谓官气深重。 “没有原则,全是官僚习气!” “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语言无此妨彼碍之弊!” “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 “满口经世哲理,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可就是不见行动!” “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从不落实!” 朱厚熜闻言,想到一人。 “那皇兄不见见王阳明吗?” 朱厚照突然不说话了。 王阳明啊…… 朱厚熜突然话锋一转,又道: “确实啊,任何时候身到、心到、口到、眼到,都是做事、成事的致胜法宝。” “皇兄深得其中三昧。” 朱厚照眼睛一亮。 对啊,我就是如此的汉子! “是该见见他!” …… 【而在没有官气的读书人中,曾国藩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宁选笨的,不选聪明的。】 【因为没有官场经历的人,虽然没经验,但是敢于创新。】 【而官场习气如同传染病一样,一旦传染上,就很难根治了。】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给刘庄解释道: “这里的笨是指没有那么多心眼,没有花花肠子。” “在军队里,实打实的执行和贯彻命令,这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历代后期官兵没有战斗力?就是是因为其军官官气太重,心窍太多,离朴散淳,真气荡然不存。” 刘庄认真谨记。 刘秀又道: “但不同的场景适合不同的人才。” “严酷的战场需要不怕死,听指挥的人。” “而灵活、快速变化的边疆,需要脑子活络、敏锐的人。” “随境而变。” …… 【曾国藩“选士人”的下一句,是“领山农”。】 【他招收兵员有一个原则,绝对不收当过兵的人,不收退伍军人。】 【“不杂一卒,不滥收一弁。”】 【因为他怕这些绿营兵把绿营的习气带到湘军中来,所以他招募的人以“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而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突然叹声道: “全生避害啊。” 刘启大着个脑袋,愁眉苦脸。 又说那些听不懂的话。 刘恒看着他皱皱的脸,笑了。 “为了保全生命,就一定要避害,避害是包括在全生里的。” “而避害避的是什么?” “就是天下习气,那是人为的。” “而这支湘军就走上了这条路。” 刘恒看着天幕里朴素的百姓,叹气道: “避习气之害,保真人之命。” “可到头来又要命丧疆场。” “唉……”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