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来人!朕要看宰猪!” 侍从:……什么鬼毛病…… …… 天幕上。 一众草原游牧打扮的车队向南而行。 车队连绵不绝。 男女老幼互相扶持。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初二。】 【渥巴锡等人开始行动,他们先令士兵秘密干掉了驻扎在土尔扈特牧地内的俄国驻军,随后率领部众三万三千余户、十六万九千余人,离开居住了近二百年的伏尔加河流域,启程返国。】 【获知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消息后,沙俄一方面令伏尔加河附近的俄军追击。】 【一方面要求哈萨克的努尔阿里汗和阿布赉汗出兵堵截。】 【同时,沙俄官方向驻守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扎布发出照会,并给出土尔扈特部诸首领的名单,请求清廷不要收留该部部众。】 【土尔扈特部出发后,迅速渡过乌拉尔河,进入哈萨克大草原。】 【一路上,他们不断遭到哈萨克骑兵和哥萨克的袭击,加之途中多荒漠、戈壁,马驼倒毙,部众死伤,大量减员。】 【为了避开哈萨克军队的攻击,渥巴锡率部众绕道巴尔喀什湖西南的戈壁行进,进入七河地区。】 【渥巴锡派出策伯克多尔济率百余人先行,与驻守伊犁的清军官员取得联络。】 …… 天幕上。 乾隆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一脸不同意的大臣们,脸上不动声色。 “为引渡阿睦尔撒纳的尸体,我们与沙俄已经闹得很不愉快了!” “后因沙俄收留准部叛军、私自在边境修筑庐舍,再起争端,一度断绝贸易和外交往来。” “如果这次清朝收留土尔扈特部众,则很可能会引发两国的战争!” 乾隆听着,还是没表态。 “此外,如何处置舍楞也是个难题,他率部众归来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他毕竟参与过准部叛乱,还杀死过我军将领,按律,应当处死!”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月十一日。】 【乾隆谕令“舍楞等人自愿归来,应特加恩赐,不可令其疑惧。”】 【理由是:“舍楞一人,岂能耸动渥巴锡等全部?且俄罗斯亦大国也,彼既背弃而来,又扰我大国边界,进退无据,彼将焉往?”】 【接着,乾隆让车布登扎布明白地告诉舍楞:“(你率众归来)不但不治罪,而且施恩。”】 【随后,乾隆又令伊犁将军派出军队,前往边境地区接应土尔扈特部众。】 【并传谕左、右哈萨克首领,不得阻拦土尔扈特部东归。】 …… 炎汉·明帝时期 刘庄看着天幕突然叹气。 他那个儿子啊……远不如乾隆。 其他不说,救援玉门这事他居然还要考虑! 十三将士归玉门…… 刘庄无奈苦笑。 这难道是什么光荣的说辞吗? 这是对朝廷不作为的控诉啊! “唉……” …… 大唐·德宗时期 李括再次想起未来里的安西军。 那是真的无可奈何…… 但既然知道了,他就不会放弃安西军! 因为…… “这恐怕是最后一支只忠于大唐的军队了。”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很满意。 这套举动说明了他甘愿冒着与沙俄开战的风险,不惜破例赦免曾经的叛逆。 也要保护这些不远万里、回归大清的人。 “这才是大国之君的风范。” “不愧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 【五月二十六日,策伯克多尔济的先头部队与清军接洽。】 【六月初五,土尔扈特部众到达伊犁河畔,此时该部仅剩下一万五千八百户、六万六千余人,不及出发时的一半。】 【清军将领伊昌阿、硕通等人在此等候,向土尔扈特部众分发牛羊、口粮。】 【随后,土尔扈特部众被暂时安置在伊犁周边,他们“或衣服破烂,或靴鞋俱无,其幼孩有无一丝寸缕者”。】 【“途中甚少果腹而食。至此饱餐肥肉,内里发烧,即坐入冷水中,为此患病数日即死亡之”】 【为赈济土尔扈特部众,乾隆先后从西北各省和蒙古地区征集“马牛羊二十七万头、米麦四万多石、茶二万余封、羊裘五万多件、棉布六万多匹、棉花近六万斤,以及大量毡庐”,用于该部牧民恢复生产生活。】 【七月初四,清廷理藩院就土尔扈特部东归一事致书沙俄萨纳特衙门,书中言道:中国皇帝已经降诏,决定收留、安置来归的土尔扈特部众,俄罗斯不可再向中国索取。】 【九月初八,渥巴锡等人在木兰围场伊绵峪觐见乾隆。】 【随后,乾隆册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策伯克多尔济为“布延图亲王”,舍楞为“弼里克图郡王”,巴木巴尔为“毕锡哷勒图郡王”,将土尔扈特部众分设四盟,以上四人各领一盟。】 【为纪念这一盛举,乾隆在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内设石碑两座,分别为《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上面详细记载了土尔扈特部东归以及清朝安置、抚恤的经过。】 【碑文称:“土尔扈特携全部、舍异域,投诚向化,跋涉万里而来;自斯凡属蒙古之族,无不为我大清国之臣。”】 【至此,当年卫拉特蒙古四大部全部归入清朝的大一统版图之内。】 【而它的另一个意义则是,它标志着乾隆盛世达到了“全盛”】 …… 昨天下午去看了哪吒2 果然,名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的回旋镖也插在了我身上。 所以今天把黑水营的过程大概描述一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