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晨转头走向领导身边,小声介绍道:“目前除了电动滑板之外,还有好几种类似的装备在研发线上,如果军方有需求,我们可以立刻开工量产。” “比如?”崔国胜来了兴趣。 陈晨开始数手指头:“比如专门适配密林的单兵穿越载具,独轮摩托。” “独轮摩托?”崔国胜一时间很难想象。 “就是平衡车,加强了越野性能。有路的地方能走,没路的地方,也能走,比电动滑板的适配度还高一点。” 崔国胜连连点头:“你刚说好几种?还有吗?” “还有能一次性打在两名乘员的全域快速机动静音载具。” 崔国胜皱眉:“你说点我能听懂的。” “两轮电动车。”陈晨解释道。“就是市面上常见的电动车的改版,同样也是加强了越野性能,这种装备的优势就在于廉价,用完就可以扔。” 这话简直说到了崔国胜的心趴上。 摩托化步兵,其实是老黄历了。 可是在如今的战场上,这种古老的战斗模式依然能体现作用。 东欧那边,战士用摩托当载具,孤身炸毁坦克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说明这种作战模式仍然没有被淘汰。 而陈晨所说的改良版本,既有越野性能,又改掉了内燃机的噪音。 想象一下。 一辆悄无声息的摩托车,以80甚至100公里的速度穿梭在战场上,扔了炸弹就跑。 敌方的坦克甚至还没来得及调转炮管,就已经遭重了。 想想崔国胜都觉得美的慌:“好啊,如果像你说的,电动摩托能做到极致的廉价,我们的步兵一个班组配上一辆,就用来打突击,打完就扔,也不占物资空间,好得很。” 陈晨点头:“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国内的电动车很成熟了,价格卷到离谱,如果部队愿意的话,一旦需求下达,晨盾保证每一个步兵都能配上一辆电动车,而且能做到像手榴弹一样,用完就扔,我们也能保证充足的供应。” 崔国胜对于装备的性能有概念,但是听到这话,他觉得自己对装备企业的产能一点概念都没有了。 “你确定?” “确定。不光是电动摩托车,以上我说的这些载具,产量都很恐怖。”陈晨坦言。“说实话,如果不爆发一场全面战争,我估计都无法消耗我们的正常产能。” “啧啧啧,现在看来,林首长说的没错,你小子真是个宝藏。”崔国胜赞不绝口。“你带来这么多新装备,还量大管饱,我反正是第一次见你这样搞军火的。” 陈晨风轻云淡摆摆手:“其实这也不是晨盾的能力,只是背靠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罢了。” “无论是电动滑板还是电动独轮车,都没有多少创新在里头。” “晨盾能做的,无非就是改改小部件,适配成军用的模样。” “这些产品早就在民用市场上登陆了,并且经过了好几轮市场校正,变成了最成熟的模样。” “我们既拥有强大生产力,能琢磨出这些小玩意儿。” “又拥有广阔的市场,一步步的自我完善。” “所以这些民用产品在一次次进化之后,就变成了军用的模样。” 崔国胜再次带头鼓掌:“说的好!” 他转头看向其他装备商,鞭策道:“上面三番五次的提军民融合,但扪心自问,大家领会这四个字的精神了没有?” 那几位穿西装的人只能默默点头。 崔国胜指了指屏幕上的士兵:“这叫军民融合,军品帮扶民品,民品反哺军品,你们好好学。” 大家这才意识到晨盾系在国防工业体系内异军突起的原因。 一说起国防,其他人想到的是核工业、飞机工业这些大而美的东西。 晨盾不一样,他们能从细致入微处入手。 一个电瓶,四个轮毂电机,就能组成一块电动滑板。 没有飞机核弹的雄伟震撼,但这玩意儿真的好用啊。 不是说非要高端科学,才能助力国防。 面向华强北,也能体现同样的作用,而且不一定会差。 对于崔国胜的夸奖,王小帅心里美得一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