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A地的用户下单,货物从B地运输,中间还需要C、D甚至更多的环节进行转用协调。 其中牵扯的载具多达四五种,站点少说也得三五个。 这只是一个包裹的流程。 而以顺风的业务量衡量,类似的流程会乘以千万次。 这样会留下来一张巨大的网络。 当然。 双尾蝎的装备会让这个流程简化一些,但杯水车薪。 因为这个庞大的网络,还是依靠着顺风之前的架构在运行,依靠着人类制定的最优机制。 类比崔国胜想要的陆战无人化也是一样的。 部队的装备在提升,但也只是终端的提升。 再多的机器狗和终结者,终究还需要士兵操作,终究还需要联席参谋部指挥。 这个量小还行。 一旦无人设备放到天量,又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无人系统来指挥,弊端立刻显现。 无人化可能无法提供便利,甚至会提供很多麻烦。 “我明白了,在系统架构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你不愿意做无用功。”张明瑞开始理解陈晨的立场。 “嗯。”陈晨话锋一转。“不过终端设备的探索也不能放弃,崔司令员提出的愿景,我们可以交到下面,让他们做探索,如果在全局上我们有突破,终端设备立刻可以投入生产线。” “靠谱,那下一步,我们的方向是真·无人化吗?” 陈晨点头:“我们的方向一直是这个。” “软件算法什么的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一点,这玩意可烧钱啊。” 没见过猪跑,猪肉他总是吃过的。 市场上商用的大模型,动不动就是几百亿的规模。 这还仅仅是研发阶段。 后续还要喂数据,做验证,耗时耗力还费钱。 有些世界前十的公司转向AI大模型,来的时候开的是劳儿,项目做到一半就已经骑自行车了。 陈晨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做硬件已经很烧钱了,连抱好几根大腿,才能顺利过关。 软件这玩意儿,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周期长还是吞金巨兽。 目前陈晨的金主无非就是顺风。 可张明瑞想来想去,觉得和顺风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都不一定有用。 因为非要开展项目,可能就是破釜沉舟。 非得是血缘关系,才能让真·无人化的愿景落地。 于是他举手道:“我有一计,你们领证吧?” “????”陈晨脸上写着‘你有病吧’。 “你听我分析,你俩只要领了证,你就能入住顺风,然后才能调动更大的资源,甚至调动华卫,要动这个项目,我们都得赌上未来。” “你赌我不说啥,你凭什么拿人家的未来赌?” “呀,你还不愿意了。”张明瑞不屑道。“卫总但凡进相亲市场流通,你都想不到队能排多长。” 陈晨没有说话,他能想到。 只是他不愿意想。 洋娃娃凭什么要进入流通市场? 不过,和张明瑞的这番交流让陈晨心里有了涟漪。 真·无人化的事项他一直在考虑,但没有下定过决心。 直到今天。 他被动的梳理了目前的资源和所处的大背景,觉得真·无人化似乎得提上台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