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心里想的全都是这事儿。 王琦刚接手顺风投资,首要任务是理清子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盈利能力。 这其中他最不看好的就是龙云。 本就是重研发的企业,短期利润极其堪忧。 现在还来一个国家级实验室,摊子铺的更大,研发投入更高。 怎么想都不合算。 郑宇村无奈的笑了:“别谦虚了王总,我清楚你们的能力,完全能胜任。” “况且,我话还没说完。” “此时此刻,我的领导正在开会,他们已经梳理出了21个急需碳纤维的项目。” 王琦眼睛突然睁大了:“也就是说有订单?多大规模?” “具体不好说,其中我熟悉的项目有四五个,预算都没有上限。” 没有上限…… 好小众的语句。 民营企业一般是不会接触到这句话的。 陈晨看王琦被震麻的样子,赶紧上前打圆场:“责无旁贷,产能满足的情况下,优先供货军品。” 郑宇村知道龙云的情况,觉得陈晨太谦虚了:“产能的事情我们也初步了解了,贵司产能已经很优秀了。” “但你们这二十几个项目,龙云的生产线不得转冒烟。”陈晨并不放心。 “上级也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我得到的最新口风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为主体领投,共同建立复合材料基地,所以产能方面应该不是问题。” “规模呢?” 郑宇村交了实底:“前些天攻关专项组成立,上面批了15亿,当时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情况。” “现在已经见到成品了,我想翻几倍是有的。” “当然,这方面我的话不惧权威,一切以上面研究的结果为准。” “我C……” 王琦率先惊出声。 然后立马打起小算盘。 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脸上了。 15亿…… 就算不翻倍也行啊。 这还只是投资基金,不包括之后源源不断的订单。 算清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迷茫和空虚。 想不通…… 实在是想不通。 纸面上。 陈晨投资的是一家消费品公司,一家做渔具的企业。 按前几年的营收情况看,说是村镇企业都不过分。 现在聊得可都是天文数字。 闹呢? 龙云是不是有什么兼职印钞的业务没披露? 第(3/3)页